【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乌丙安]论中国北方各民族的通婚习俗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5 | 点击数:28442
 


  附注:

  (1)见《辽史》卷116《国语释》第46。

  (2)见《辽史》卷71《列传第一·后妃》。

  (3)见《辽史》卷71《列传第一·后妃》。

  (4)见《辽史》卷71《列传第一·后妃》。

  (5)见《辽史》卷71《列传第一·后妃》。文中契丹语词按《辽史》卷116《国语解》:舍利:官名,契丹豪民纳驼十头、马百匹后给官名舍利。梅里:贵戚官名。遥辇氏:契丹可汗氏族,辽建国前统治170年。阿札割只:枢密使官名。

  (6)详见《辽宁第一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3期,朱子方论文《辽代耿氏三墓考释》。

  (7)详见《金史》卷63《列传第二·后妃下》。

  (8)详见《清史稿·公主表》卷166。

  (9)引自《蒙古风俗鉴》(198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哈·丹碧札拉桑批注)(1988年11月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赵景阳汉译)。

  (10)(11)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的《沈阳满族志》274页及《沈阳锡伯族志》92页。

  (12)详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1986年)227页。

  (13)(14)详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1986年)31页。

  (15)详见《沈阳满族志》73页《姓氏》;《沈阳锡伯族志》54页《姓氏》。

  (16)见《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192页及《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32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丙安小屋──爱屋及乌、爱乌及屋都好!

上一条: ·[周山]从黄河文化到长江文化
下一条: ·[张碧波]长白山与太伯山考论
   相关链接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目录·[毛巧晖]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到田野研究新范式
·《民族艺术》:2024年第6期目录·[杨德亮 金明艳]民俗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专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民族艺术》:2024年第5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4年第4期目录·《民族艺术》:2024年第3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4年第2期目录·《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民族艺术》:2023年第6期目录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民族艺术》:2023年第5期目录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