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孙正国:《端午节》
  作者:孙正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26 | 点击数:6152
 


端午节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作者:孙正国
丛书主编:刘魁立 张旭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22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08713540
·条形码:9787508713540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丛书名: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诗词以及端午节的当代演化等内容。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编辑推荐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挂菖艾、饮药酒等驱瘟祈福习俗
吃粽子、划龙船等祭祀纪念习俗
斗百草、回娘家等娱乐团聚习俗
全国各地的端午习俗举例
第二章 端午节的传说
纪念政治人物的传说
纪念宗教人物的传说
纪念民间人物的传说
第三章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起源于季候变化引起的
原始信仰与巫术习俗
端午节起源于夏至与上古新年习俗
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信仰
第四章 端午节的诗词
唐代的端午诗歌
宋代的端午诗词
元代以来的端午诗词
第五章 端午节的当代演化
端午民俗与民俗传统
端午民俗的当代演化
端午节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保护
后记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柏春 李成智 编:《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
下一条: ·黄涛:《中秋节》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俞玲]变“节”惟新:中华传统节俗的现代性困境与发展路径探析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
·[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王倩倩]危机与抉择:透视疫情影响下的非遗与民俗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