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杨亮才]民间文学之子贾芝
  作者:杨亮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9-22 | 点击数:12313
 

长寿老人

    今年是贾先生93岁华诞。我说:“你岁数这么大,身体又这么好,有什么秘诀?”他想了想说:“秘诀倒没有,但我的生活经验有六个字:心宽、吃醋、洗脚。”

    心宽容易理解,就是说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贾先生心就是宽。贾先生说:“我从不悲观。天掉不下来,在我的字典中没有‘悲观’二字。”这是真话。我和他相处多年,没有看到他有愁眉苦脸的时候,他越来越像小孩,童心未泯,十分可爱;

    吃醋,我可以将它擅改为“喝醋”,因为贾先生喜欢醋我是知道的。我和他多次一块出差,用饭时,不管吃什么菜他都要加醋,我只要辣椒,这充分表现了两人的生活习惯。“老西吃醋”众人皆知,老西喜醋笑话也不少。据说过去阎锡山部队的士兵都有两个宝贝:一是步枪,一是醋瓶,他们打败仗时只缴枪而不缴醋瓶。

    对于洗脚贾先生特重视用热水,实际上是烫脚。“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贾先生宁可不喝水,也不可以没有热水洗脚。平常如此,战争时代也如此。据说当年在陕北,敌人进占延安,他随部队撤退到山沟里吃水很困难,每天晚上每人只能分到一杯开水,但贾先生舍不得喝,他就用这杯开水洗脚,将热水浇在脚趾缝里。像贾先生这样的洗脚癖,恐为天下仅有。

    长寿秘诀还有一点贾先生没有说,那就是他有一位贤内助金茂年女士。金女士漂亮、脾气好,是贾先生工作上的助手,生活上的“饲养员”。贾先生自奉甚俭,早年日常生活的账都记得很仔细,连早点一个馒头多少钱都不漏过。孩子买菜回来,他问:“多少钱?”孩子说“两块。”他把两指一伸:“噢,两块?”然后从兜里掏出两块钱给孩子。这些家庭琐事耗费了他的很多时间。自从金女士来后,他就不必再操心了,吃什么,花多少钱,全由金女士包办代替。他和金女士感情深厚,相亲相爱,形影不离,日子过得甜蜜。他俩结婚已近20年了,但至今在贾先生面前提到他夫人时,他脸上依然闪烁着“罗曼蒂克”的光彩。

    贾先生是幸福的,贾先生晚年生活幸福、身体健康,有金女士的一份功劳。

 


2004年秋贾芝先生在北京颐和园

贾芝出席黄永玉(右)画展,二人亲切交谈


贾芝为湖北宜昌青林寺题词


与台湾九族文化村排弯族老人合影


 贾芝夫妇参加法国巴黎圣母院


贾芝与其弟贾植芳合影 


             赴人民大会堂出席会议

本文原载《文化交流》2006年03期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杨亮才  编辑: 童丽莉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 2006年07月27日

上一条: ·刘魁立:民俗学伴我行
下一条: ·[陶立璠]民俗学──一门鲜活的学问
   相关链接
·[毛巧晖]抗战时期民间文学的大众化实践及本土话语的生发·[朱炳帆]“五羊传说”申遗晋级的可行性分析与再语境化重构
·[张玉琳]重返生活世界:民间文学的家庭生活实践及其活态传承·[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
·[杨赫]增进理解还是固化偏见:西方记者甘露德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王雨铭]生成性遗产:民间文学类的非遗保护建构
·[王心怡]“名”“实”之间:走马镇空间生产与故事传统传承·[王敬让]地理感知与贾平凹《商州三录》的民间文学世界
·[谭羽聪]媒介、复制与共创:网络文学生产机制的一种想象·[苏明奎]抗战时期云南的歌谣研究与方言调查
·[宋海玉]形式与宣读:民俗学“挪用”现象的省思与检视·[邱毓琪]民间文学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系
·[孟宇卿]刘守华先生:诗意乡土中的故事学织锦·[刘文青]民间文学《劏狗六爹的故事》的非遗传承历史考究
·[刘明花]民间文学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实践·[刘经俏]民间文学的文类间性与大故事观
·[刘建波]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调查队对云南彝族神话的搜集整理·[梁家胜]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特质与新生机制
·[贾志杰]媒介研究视域下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再认识·[洪鑫珂]论网络民间文学的创作者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