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5月21日: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
  作者:联合国   摄影/图:教科文组织阿拉木图办事处/教科文组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5-21 | 点击数:40338
 

  

  在2019冠状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多要素正在发生转变,以支持和加强公共卫生措施。例如,秘鲁的传统艺术家维努卡·伊万南、维奥莱塔·基斯佩·尤帕里和母亲高登西亚·尤帕里开发出了一款包含基于阿亚库乔地区传统设计的原创口罩。

  左图:手的插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木图办事处。右图:©教科文组织/Venuca Evanan,Violeta Quispe,Gaudencia Yupari

  保护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空前重要

  每年的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教科文组织带头庆祝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弘扬跨文化对话在实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疫情已经证明了文化和创意部门于危机时期提升社会凝聚力、生产教育资源和维护个体福祉的内在价值。同时疫情还削弱了该行业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这一潜力经常被低估。文化产业占全球GDP的3.1%和所有就业的6.2%。

  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于2015年9月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并与同年12月通过了关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第A/RES/57/249号决议,这使得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所传达的信息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通过利用世界各文化的创造潜力,并参与到持续对话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落实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从中受益。

  为什么文化多样性至关重要?

  四分之三的冲突与文化层面有关。弥合不同文化间的差距,对于和平、稳定与发展不仅至关重要,而且是当务之急。

  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这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方面,也是引导人们在智力、情感、道德和精神方面过上更充实生活的一种手段。联合国制定的七项文化公约都印证了这一点,这些公约为促进文化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化多样性也因此成为减贫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

  与此同时,接受并承认文化多样性,特别是通过创新使用媒体和信息通信技术,有利于推动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对话、尊重和相互理解。

  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的起源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2年12月,联合国大会在其通过的第57/249,号决议中宣布,将5月21日设立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

  2015年,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一致通过关于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A/C.2/70/L.59决议,确认文化可在三个层面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进一步确认世界自然和文化多样性,认识到文化和文明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为加深我们对文化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并加快实现2005年10月20日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四项目标提供了一个机遇。这四项目标是:

  支持可持续的文化治理系统;

  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均衡流动,增强艺术家和文化专业人员的行动能力;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整合文化;

  促进人权和基本自由。

 

   背景信息

 

  文章来源:联合国纪念活动专栏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5月21日:国际茶日
下一条: ·6月21日:冬/夏至国际日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即#活态遗产·6月21日:冬/夏至国际日
·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开幕式在摩洛哥拉巴特举办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即将开幕· 2022年世界文化政策与可持续发展会议:各国通过历史性宣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将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
·法国巴黎:将活态遗产带到餐桌上!·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导引》
·[马千里]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5月21日:国际茶日
·5月20日:世界蜜蜂日·对乌克兰流离失所社区的活态遗产进行确认
·2022年丝绸之路青年之眼摄影大赛:截止日期(2022年7月17日)·5月16日:卫塞节
·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性别*·[巴莫曲布嫫]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