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作者:徐赣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9-24 | 点击数:7665
 
  书名:《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作者:徐赣丽
  
 
 
 
       基本信息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ISBN:978-7-5486-1649-8
 
 
 

  作者简介

  徐赣丽,江西宜丰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都市民俗、文化遗产、民俗旅游、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民族文化的村寨依托与研究”、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基于消费需求的传统工艺当代传承研究”及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极具空间民俗特征的侗族村寨的深度调查,发现了人们在村寨选址、聚落整体结构、空间利用等方面的生活智慧;对侗寨的公共空间,以及空间与文化的关联、空间内部自足的组织资源和自我文化传承机制对民族文化的延续作用进行了专业理论分析。从空间的角度充分呈现了侗寨的特殊性及其生成原因,也论证了侗族社会最具民族特性的文化与聚落空间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脉络;为民族文化的自我保护和依托本土资源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个案。

    目录

“空间民俗学”的新境地——徐赣丽教授新著小序 /周星

绪论

  研究背景
  前人相关研究述评
  研究意义和价值
  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
  调查点的选择

第一章  侗族文化特色和传承现状

  第一节  侗族的分布和历史文化概况

  一、族称和历史来源、人口分布
  二、自然地理环境
  三、历史文化概貌

  第二节  侗族的特色文化及传承现状

  一、侗族的特色文化
  二、传承现状

第二章  侗寨空间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第一节  侗族聚落空间形态特点

  一、注重公共空间的建设
  二、强调聚合性与界域性
  三、营造幽美宜人聚落景观

  第二节  公共空间

  一、鼓楼、鼓楼坪和戏台
  二、风雨桥和寨门
  三、萨坛和土地神
  四、水井和井亭

  第三节  家屋空间

  一、节约土地的建造智慧
  二、内部结构和长幼秩序

  第四节  当代侗寨聚落空间的变迁

  一、居住环境的变化
  二、道路的修建
  三、火灾重建和防火拆建

第三章  民族传统文化与村寨空间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民族文化与村寨空间生成

  一、宗族文化与鼓楼建制
  二、乐捐习俗与公共设施的建设
  三、信仰观念与空间生成
  四、生产生活需要与亲水空间分布

  第二节  村寨空间培育民族文化

  一、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二、日常生活空间中侗人的教养
  三、公共空间对侗族文化的培育

第四章  民族传统文化的村寨内生传承机制

  第一节  公共空间内的集体生活传承民族文化

  一、群体意识:侗族公共生活的形成动机
  二、公共空间:民族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

  第二节  自我管理的社会组织:宗族与老人协会

  一、侗族的宗族组织
  二、寨老制与老人协会

  第三节  集体行为之规定:“款”与民间习惯法

  一、侗款与“款约”
  二、“款约”的作用及其发挥
  三、“款约”在现代对文化保护的意义

第五章  侗寨文化保护的多种模式比照

  第一节  政府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

  一、“非遗”项目的政府支持:两个节日的比较
  二、政府指定传承人:侗族木构件技艺的案例
  三、民族文化进校园

  第二节  社会保护的介入与效果:腾讯保育乡村活动

  一、腾讯公益组织介入的方式
  二、社会保护背景下乡村文化价值重估
  三、依托社会保护的效果

  第三节  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侗寨村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二、肇兴侗寨的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
  三、旅游开发带来的影响分析
  四、侗族大歌的市场化之路

  第四节  生态博物馆模式

  一、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引入
  二、生态博物馆的本土化实践过程
  三、侗族生态博物馆管理模式的探索
  四、侗族生态博物馆的现实困境

结语:保育乡村留住文化

  一、民族文化依托村寨保护之合理性
  二、民族文化依托村寨保护之可能性
  三、民族文化村寨依托保护的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后  记

  本书是在国家社科课题《民族文化的村寨依托与保护》(12BMZ063)结题成果基础上完成的。结题评审时获得良好,然后我又进行了多次修改。如果说十多年前我的博士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现在积累了十余年,我终于可以独立完成另一部相当于博士论文的书稿。从其中倾注的时间和精力、人力看,这部书稿不亚于一篇博士学位论文。

  本研究历时四年多。自2012年获得课题,即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从暑假开始,奔赴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多地侗寨开始调研。几年中,我的主要的科研工作几乎都是围绕该研究主题进行,虽然过程不免艰辛,却也带给我许多发现的快乐。

  本书写作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课题调研所得。调研过程中,我曾经的同事陈结媚和朱国佳两位年轻老师,还有我的几位研究生的协助调研和资料整理工作,因为他们的适时相助,才解了我由于繁重的课业和科研任务所致的困窘,至少能让我从不间断的忙碌中稍做喘息。在此,致以我诚挚的感谢。我要特别感谢黄洁同学,她在读研期间,跟随我多次下乡调研,经历过各种田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后来她去日本京都大学留学,仍然为我分担了本书稿第四章第三节内容的资料整理工作。广西民族大学的刘梦颖老师,也曾为我出力整理侗族博物馆的资料。此课题的田野调研过程中,诸多侗寨的村民和乡村干部为我提供了许多方便,我要特别感谢贵州省黎平县岩洞乡述洞村的村长谢瑞坤和村支书杨昌坤两位先生。此外,还要谢谢许多不知姓名的村民,他们在我们的调研中给予了诸多配合和宝贵的信息。

  我在侗乡进行课题的调研时,偶遇著名的侗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邓敏文先生,之后,多次向他请教和求助,他都一一给予热情相助。对这样一位热心研究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老者,我想表达我内心由衷的敬意和感激。

  对于空间的兴趣,源于多年前人类学与民俗学双栖学者周星教授的提倡,他曾对古代的住宅和聚落形态、对桥、对古村镇、对风水等进行空间研究,我的课题申请以及后来的研究,受他影响较深。我在进行侗寨空间的研究时,还曾蒙他约稿写作关于空间与文化的内在逻辑的论文发表。在我工作繁忙,极度疲惫之时,他作为期刊栏目主持人和约稿人,亲自对我的稿件进行了文字上的修正。我深为感动。

  本书初稿完成于三年前(2015年10月),由于缺乏出版资金,一直搁置。能得到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得以面世,当不忘此恩。

  本研究是在我个人独立设计下完成的,绝大部分文字内容也是我亲自整理撰写和修改的。其中的诸多不足或疏漏错误,也尽归我个人担责。

  作者
  2018年10月于上海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美]布鲁范德:《白头鹰的隐形羽毛: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
下一条: ·陈泳超:《白茆山歌的现代传承史:以“革命”为标杆》
   相关链接
·[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王圆圆]文化空间的再造
·[孟令法]社会需求与信俗治理的失衡:民间信俗空间当代兴废的政策反思·[梅联华]浅析非遗手工技艺文化空间的依托
·[马兰]城市化背景下文化空间对“地方”的再造问题·[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
·[刘心怡]风水协商:徽州许村的水口空间建构与村落关系·[刘贺娟 陈志生 罗姣姣]文化空间再造与民族认同建构:“东归那达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
·[林思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地方性”的“地方空间”研究·[林诗瑶]空间与地方
·[李洁]丧葬仪式的音声与秩序空间构建·[江晨怡]以“保”为家:明清以来台州松门卫城的信仰空间研究
·[纪秋悦 李丰]空间视域下的洮州花儿:基于临潭县洮州花儿的田野调查·[高睿涵 刘婷]“文化空间”再分类
·[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陈学貌 马洛丹]俄罗斯民间动物故事的空间叙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