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波丘斯]回归技术:民俗艺术的诠释维度
  作者:[加] 格拉尔德·L.波丘斯(Gerld L.Pocius)   译者:李修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7-08 | 点击数:8536
 

   摘要:对于民俗学来说,艺术是一个基本概念,这一概念仍然隐晦不明,可以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思考艺术:艺术作为产品、艺术作为过程、艺术作为行为。由此产生对艺术品、艺术表演和日常艺术活动的关注。艺术最为典型的特征应该是技能标准。所有民族都创造艺术,艺术创作过程全都诉诸技能。将艺术定义为一种技能的表现,其涉及定性经验的创造,可以采取特定群体公认的任何形式,其主要组成部分为传统、群体和情感。

  关键词:民俗艺术;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本质;回归技术

 
 
 
  在所有日常用语中,艺术或许是最为歧见纷呈的一个。部分原因在于,艺术就像民俗(folklore)一样,无论在大众用语还是学术语言中,都颇为常见。诸如“文本”(text)或“认同”(identity)等抽象概念,则很少进入公众话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时会碰到“艺术”:我们的城市充斥着各种出售“艺术”的场所,我们上“艺术欣赏”的课程,我们购买“著名艺术家”(recording artists)的作品。当政府有选择性地资助某类“艺术”时,我们就会对此夷然不屑;我们把各不相同的艺术品按照某种范畴归为一类,如“高深”(highbrow)或“媚俗”(kitsch)。我们甚至可以查查电话黄页,看看列在“艺术”下的条目:画廊、经销商等。艺术这个词通常与阶级、金钱、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者写作、表演和物质产品等有着微妙的关联。这些司空见惯的刻板印象表明,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艺术的概念常常受到根深蒂固的文化态度的影响。
  不过,对于民俗学家来说,艺术始终是一个基本概念,是一个不断地用于讨论民俗学核心问题的术语。民俗学界充斥着艺术、艺术家、创造性或美学等字眼,但对于此类重要概念及其涵盖的内容却极少有系统而反思性的研究。因此,关于艺术的意义,我们面对着五花八门的假定,这些假定往往含蓄难明。界定艺术的部分困难在于,人们倾向于认为艺术涵盖了民俗学的大部分材料,而大量民俗学研究往往只关注一种艺术形式(如歌曲、故事或绘画)。艺术,由于代表了某一文化的卓越观念,就成为民俗学家理解特定族群的核心。于是,我们民俗学家相信艺术是我们研究的中心,甚至有位学者提出,民俗学实际上是言说艺术的另一种方式。我们关注艺术产品和文化活动,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常常对民俗学及其研究领域冥思苦想,耗费心神,却认为艺术是一个理想的既定对象,无需详加解释。
  然而,很明显,民俗学家仍然把艺术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我们对艺术的理解根植于几个基本假定。首要的是艺术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同时它有文化特殊性。在我们看来,被称为艺术的东西,是一种独特的技能性产品,符合特定文化的审美标准,同时也满足人类基本的需求。尽管听上去完全矛盾,它却引导我们探索一些问题和方法。当我们把民俗理论化的时候,我们经常对艺术理论化;因而,当我们探求民俗的普遍性时,我们也在寻找支配艺术的普遍性法则。尽管民俗学寻求普遍性,其研究同样基于文化特殊性,以文化相对主义为指导。每一种文化的产物——什么可能被视为艺术,什么不可能被视为艺术——只能在文化自身参与者的帮助下得到适当解释。尽管艺术具有普遍性,除非它被那些创造它并体验它的人所领会,否则就难以被定义。
  这使我们面对文化相对论框架内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局内人和局外人、主位和客位、专业学者和艺术生产者/观众。试了解他者的艺术往往是困难的,我们作为学者和研究者的目标是阐明艺术的特点,不过每一种文化都有传统的批评词汇,可以解释艺术是什么,艺术是如何被创造的,或者如何被评价的。我们在研究自己的艺术时所使用的一套复杂的评价话语,往往在其他文化群体中没有类似的词汇。事实上,就连“艺术”这一词语,在许多文化中都不存在。
  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准确地构建我们所研究的文化中的艺术范畴,并确定那一文化如何评价艺术。缺乏他者的表达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以某种方式研究艺术,也不意味着我们不能面对这些议题,不过它确实把我们带向了一些基本问题:在每一种文化中是否存在一种真正的艺术范畴?艺术这一概念对许多民族来说是陌生的吗?艺术究竟是什么?
  民俗学家相信,所有民族都有能力制造出独特的事物,研究者会将这些事物视为艺术。在这个意义上,民俗学家研究的很多对象并不被其生产者看成艺术。我们认为,艺术可能不是一个特定的范畴,所有民族都会从事形形色色的堪称优秀的创造性活动。我们理解这些问题的困难之处,与我们自身的民族中心主义艺术观有关:我们认为艺术是由极少数人创作的,也是为极少数人创作的。在对这种西方精英主义的艺术观进行批判时,我们看到,有大量平凡之物被纳入艺术名下。我们自己对艺术的设想——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还是平凡的产品——是由这一概念在我们西方思想传统中的发展历程所形塑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梁春婵】

上一条: ·[丹·本-阿默思]民俗研究的历史: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下一条: ·[蒂莫西·坦盖利尼]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
   相关链接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
·[菅丰 雷婷]民俗学艺术论题的转向·[黄龙光]民俗艺术田野调查与艺术民俗志书写
·[程波涛]论祝寿图像中民俗与文化的共生现象·[程波涛]文士阶层祝寿绘画的主要类型与表达范式
·[朱冠楠]民俗艺术的现代性遭遇·[罗晓欢]以墓葬建筑及其雕刻为中心的四川清代民俗信仰研究
·历经30年编撰 《中国民俗艺术(汉族卷)》付梓·[杭海]中国纹样的西方读解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评奖活动在田东举行·中国少数民族民俗艺术亮相美国史密森民俗节
·[郑智武]论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集体权主体·专题║ 寻访剪纸,寻访民间
·[陆斯嘉]奚小琴:“剪”不断的回忆·[吕胜中]到处的“小红人”
·[陈畅]另一种维度:当代剪纸·[陆斯嘉]原生态剪纸如何进入大都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