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王晓葵]灾害民俗志——灾害研究的民俗学视角与方法
  作者:王晓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4-01 | 点击数:9771
 

【摘要】民俗学对灾害记忆空间、口头传承、仪式行为等的调查与总结,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今后的研究需要对应民俗学的学术转向,即从传承事象研究转向生活世界中的“经验、知识和表象”构成的常识体系的研究。灾害民俗志的书写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灾害;民俗志;记忆空间;身体感知;传承

【作者介绍】王晓葵,出生于北京。1985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2001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获学术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日本爱知县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现为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日本民俗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主要著述有《记录与记忆的比较文化史》(2005)、《明治维新与文化》(2005)、《现代中国道案内2》(2009)、《日本民俗学译丛》(主编)(2010)等。研究方向为文化记忆研究、灾难民俗学研究、日本民俗学史等。



       一、引言
       经典民俗学把跨世代的、非一次性的、类型化的、反复循环的传承性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比如春节习俗、祭祖仪式等。战争、灾害这样的一次性的、偶然发生的“事件”,很难进入民俗学研究的视野。
       但是,当“事件”过后,作为记忆的载体储存下来的空间构造和仪式性行为,以及相关的口头传承,却是民俗学擅长分析和解释的对象。由此,当“事件”通过“记忆”转换成“传承行为”,而成为民俗学关注的对象的时候,民俗学就有了关注灾害这样的社会重大问题的契机。
       2005年,日本民俗学家樱井龙彦发表了《灾害民俗学的提倡》,提出了民俗学研究灾害的三个视角。“第一类是以‘故事’或者‘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谚语等‘口头传承’;它有别于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性记录资料。第二类是为了不让灾害的经验风化,以一种可视的形式来记录保存的纪念碑等‘纪念物’。第三类是供奉灾害遇难者灵魂的‘慰灵祭祀’、表彰救助受灾人员的英雄的‘纪念仪式’,以及为了避开灾难所用的‘咒术’等。这些‘祭祀’伴随着定期的重温灾难记忆的‘仪式’,成为提高当今人们防灾意识的一个好机会。”另一位日本民俗学家野本宽一在2013年出版的《自然灾害与民俗》中介绍了地震、火灾、台风、泥石流、洪水、霜冻等灾害在日本民间传承中的反映。
       透过樱井龙彦和野本宽一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民俗学研究灾害的基本视角:即通过口头传承、纪念物及其空间、纪念仪式这三个维度来揭示灾害记忆的传承与变迁,并通过分析这些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传统的地方性知识对防灾减灾的意义和价值。十多年来,沿着这个研究范式,中国和日本,出现了很多对灾害空间建构、仪式行为以及口头传承研究的成果,这些都为灾害民俗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民俗学界开启了对经典民俗学注重传承事象研究的反思,认为在高速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原有的传承概念已经无法有效分析人们生活中发生的诸多事象。日本民俗学家岛村恭则将作为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民俗”定义为“在作为生存世界的‘生世界’中产生并活态存在的经验、知识、表现”。具体来说,处于作为生存世界的“生世界”之外的,不是“民俗”。如果其被导入作为生存世界的“生世界”,并在其中活态生存,那么便成为了“民俗”。同理,在作为生存世界的“生世界”之中活态生存过的事物,如果不再活态生存于其中,便也不再是“民俗”了。
       岛村新的民俗定义,最本质的部分是将原有的静态的、固化的传承性事象的民俗学研究,转变为对动态的常识体系的研究。这个常识体系包含了“经验、知识和表现”,它存在于人们的生存方式与生命认知的集合体之中。为了建立稳定的可以把握的生活实践模式,人们需要不断将新的知识和经验,纳入到自己的“生世界”中来,我们认为,这也是建立自己的“常识体系”的过程。
       我们认为,将民俗学上述的新思考,纳入到灾害研究中是必要的。因为已有的关于灾害的口头传承、记忆空间,以及仪式性行为的调查和研究,其重点是在对过去的灾害传承进行分析,在当代社会,那些传统样式灾害的传承,虽然还有遗存并发挥着作用,但是,和工业化时代之前的社会相比,有关灾害的知识、经验和表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传统的传承概念来分析,有很多现象难以解释,比如灾因论,以前的神话传说式的解释、天谴论式的道德论断,已经被地质学、气象学等科学知识所取代。与此相应呈现为口头传说化、宗教性预言叙事的传统灾害记忆模式,已经被体验叙事和科学解释话语等所取代。但是,传统的叙事框架并未因此消失,两者并存在当下的灾害记忆之中。当“科学的”灾害解释框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理所当然”的时候,如何理解传统的灾害解释框架和记忆模式依然有其生命力,便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分析特定时代的灾害常识体系的形成,民俗志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一般认为,将知识变成常识,将技能变成本能,是人类获得稳定生存状态的基本条件。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过程。好像一个水池,水面下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表面看起来池水是安静不动的,但是下面进出口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我们的经验常识体系,就是不断有新知融入,过时的知识技能被忘却舍弃,从而保持了一个有效的、能应对生活世界各种要求和挑战的常识结构。灾害的常识也是如此。套用岛村的民俗定义,是人们不断将有关灾害的经验、知识和表现,纳入到灾害的常识体系中来,形成应对灾害的新的常识系统。这个过程的分析,需要对相关的细节进行参与观察和访谈记录,才能获得可靠的资料。

  二、灾害常识体系形成——以空间建构为例
       灾害常识体系的形成,是人类应对灾害、理解灾害、接受灾害的必然过程。其方式有多种,比如灾害记忆空间的建构,人们为防止灾害记忆的风化,建立警示碑和纪念碑,其主要作用在于传达灾害信息以及追悼死难者。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大津浪纪念碑》,就是一例(图1)。当地人在经历了明治29年和昭和8年的两次海啸袭击之后,在水位的最高处留下了此碑。碑文告诫人们,不要在这个石碑立碑处以下建造住房。在过去的海啸中,已经有村毁人亡的惨剧发生。

       大津浪纪念碑
       高台建房,子孙和乐
       勿忘惨祸,海浪滔天
       此碑之下,勿建家屋
       明治29年、昭和8年、大海啸涨水水位到此,全村尽毁,幸存者前2人,后4人,逝者如斯,后人谨记。


图1大津浪纪念碑


       这类警示碑,作为灾害信息的发信源和灾害记忆的生成装置,一直被有效地沿用到现在。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的灾害现场,当地居委会设立了一个“东日本大震灾教训碑”(图2),碑文如下:

       东日本大震灾教训碑
       平成二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下午二时四十六分,观测史上最大的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之后不久,就
       在这个碑的正下方,巨大的海啸袭来。
       尾崎白滨町内,有二十二户房屋被冲走,四位町民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后人切记:
       大震之后必有大海啸袭来。
       切勿犹豫,迅速向高处转移。
       绝不要折返回来。
       平成二十四年六月十五日
       尾崎白滨町内会

       从功能上来说,这个东日本大震灾教训碑既有记忆灾害和纪念死者的功能,又提供了灾害发生时救生的经验。这个经验和大津浪纪念碑都强调了应对海啸,“往高处去”的重要性。而东日本大震灾教训碑碑文的最后一句,“绝不要折返回来”,是在这次东日本大地震的惨痛教训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海啸袭来的时候,有的人本来已经登高脱险,但是,突然想到家中还有老人,还有祖先的牌位,或者别的重要的物件比如银行存折、印章等。有人又折返回去,结果遇难。
       由此可知,在立碑这个日本灾害传承之下,日本社会不断将新的经验和知识加入进灾害的常识系统中。这样可以保证这个系统的有效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敏】

上一条: ·[王加华]个人生活史:一种民俗学研究路径的讨论与分析
下一条: ·[张举文]民俗中没有母题而有象征
   相关链接
·施爱东:学术工匠的个体民俗志·[陶子煜]当局者观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乌丙安]完美提升民俗志编纂形式的新探索 ——《青海民俗志》序
·[赵宗福]全面系统科学记述,彰显青海民俗文化·[李建宗]书写青海民俗生活的皇皇巨著 ——简论《青海民俗志》
·[朝戈金]民俗志书写探索的创新成果 ——《青海民俗志》序·彰显青海民族优秀文化的力作《青海民俗志》出版
·[王玉冰]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王晓葵]灾害应对与强韧性社会构建的民俗学视角
·[刘佩川]灾害叙事视角下的祈雨习俗研究·[胡琳]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的文化阐释
·[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遗保护和利用
·[王均霞]实践民俗志与女性民俗研究的一种可能性·[何佩雯]苗族民间故事中的灾害伦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