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二十四节气

首页民俗学专题二十四节气

浙江省“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三门县举行
  作者: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26 | 点击数:2769
 

  

        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省三门县的“三门祭冬”、衢州市柯城区的“九华立春祭”、遂昌县的“班春劝农”、杭州市拱墅区的“半山立夏节”成为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社区成为履约责任单位。12月22日,由省文化厅、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三门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浙江省‘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暨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年会”在三门县召开,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部非遗司保护处副处长张呈鸿到会指导。省民俗文化促会专家对我省“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作学术指导,各设区市文广新局非遗保护负责人,以及“二十四节气”项目保护地文化主管部门和保护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围绕“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共商保护传承,谋划发展路径。

领导专家观看三门祭冬仪式

  陈瑶在会上指出,“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遗,是保护工作的新起点。申报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非遗的平台,有助于扩大项目影响力,增强非遗保护力度,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和热情,从而更好地传承蕴含其中的文化传统。各保护地要以此为契机,切实推进二十四节气项目的保护、传承、传播、弘扬的保护传承路径,为保护工作提供浙江经验。全省各地的文化部门,也要以此为契机,提高认识,强化保护,全面推进民俗类项目的传承弘扬。

  “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政府是主导者,群众是主体,社区机构是组织者,而学者则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提炼和升华,本次“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同时还是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年会,就是以省民促会作为项目保护的学术支撑,指导保护工作。我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在凝聚保护力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与教育厅联合公布教学传承基地,与旅游局联合公布非遗旅游景区,与高校共建非遗研究基地,以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为代表的社团组织,提供为保护工作提供学术指导。这种协作模式,是节气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也是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

  目前,我省有省级民俗类项目158项,国家级民俗类项目34项,其中大多是传统节日,做好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是激发民众守护自然节律,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文章来源: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16-12-23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登封“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获专家学者认可
下一条: ·三门祭冬,少长咸集聚亲情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关于征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研究课题”选题的通知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
·[张婉婷 刘芳芳]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传播的创新方式研究·[童方云]《二十四节气菜·宴》在常州的呈现
·关于召开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网络视频会议)的通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倡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
·“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专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刘晓峰]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学精神·[郑艳]春秋代序 日月不淹
·[张勃]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梁珊珊 祝鹏程]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
·[杨秀]人间四月天之立夏·[龙晓添]秋向此时分:丰收的节气与节日
·[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邵凤丽]天时与人伦的融通:二十四节气中的祖先祭祀礼仪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