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乌日古木勒:《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
  作者:乌日古木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12 | 点击数:6020
 


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

作者:乌日古木勒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3月1日
包装:平装
页数:252页
开本:16
纸张:胶版纸
ISBN:9787516178010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主编:朝戈金

 

内容简介
  柳田国男(1875—1962)是日本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也是卓越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民间文学思想是柳田国男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奠定了日本民间文学学科的基础,而且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民间文学研究也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该著主要探讨了柳田国男的民间文学研究思想和理论方法的特征及其对日本民俗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以及日本民俗学家们对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的继承和批评。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比较系统地论述和评价柳田国男民间文学研究思想的专题著作,对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和理论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乌日古木勒,女,蒙古族,1965年生,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人,文学博士。1988年在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1994年在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硕士,200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系获文学博士。2000—2001年在日本岐阜圣德学园大学留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和蒙古史诗研究。代表性学术专著有《蒙古突厥史诗人生仪礼原型》,代表性学术论文有《柳田国男与日本民俗分类》《柳田国男故事学理论述评》《柳田国男民俗学与重出立证法》《柳田国男与日本民间故事整理和分类法》《草原史诗与成年仪式》《(无手少女)故事研究》《冯梦龙与蒙古族民间故事》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日本民俗学界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述评
一 系统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的专著
二 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的论文
第二章  国内译介和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述评
一 国内译介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评述
二 国内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评述
第三章  柳田国男与日本民俗分类
一 柳田国男的三部民俗分类法
二 日本现代民俗学对柳田国男民俗分类法的批评、继承和发展
第四章  柳田国男民俗学与重出立证法
一 柳田民俗学的形成
二 柳田国男民俗学与历史研究方法
三 福田亚细男对柳田民俗学与历史研究方法的评述
第五章  柳田国男民间文学研究
一 柳田国男的神话研究
二 柳田国男对民间文学概念的界定
三 柳田国男故事学理论述评
四 柳田国男与日本民间故事分类法
五 柳田国男与日本民间故事搜集整理法
第六章  柳田国男与《桃太郎的诞生》
一 童话的起源
二 犬子故事
三 踵太郎(Akutotaroo)
四 海神少童
五 瓜子姬
六 各地区的《瓜子姬》故事
七 田螺富翁
八 邻居的寝太郎
九 画中女
结语
附录一 书库工作的准备
附录二 采集与分类
附录三 日本学者研究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民俗学思想论文目录
附录四 《民间传承论》概要
参考文献
后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施爱东:《作为实验的田野研究: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科玄论战”》
下一条: ·刁统菊:《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
   相关链接
·[于敏]万玛才旦文学创作对民间文学的编译、化用与拓展·专题║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笔谈
·[康丽]当代学科生产与民间文学的发展自省·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