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民族志·民俗志的书写及其理论和方法
(代开栏语)

【编者按】作为经典研究范式的民族志与民俗志,近些年来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对话中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已成为显学的当代,随着田野调查的普遍展开,民族志、民俗志的书写也成为绕不开的一个核心话题。20061216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中心、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了民族志·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三十多位民俗学界、人类学界的知名学者围绕民族志·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这一议题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由于篇幅所限,本期摘引的发言主要涉及民族志民俗志的概念辨析和学理渊源、民族志民俗志各自的学科定位、民族志的书写和表述、民俗志的地方性、多村落的民俗学调查、在地化研究的得失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以飨读者。
 
 
──《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专栏
 
·[赵旭东]远去与归来──一种跨越乡土社会的田野民族志方法论
·[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
·[高丙中]民族志是怎样磨成的?
·[王铭铭]民国民族志
·《读书》座谈:关于《写文化》
·[刘晓春]民族志写作的革命
·[董晓萍]论田野民俗志
·我们为什么要给一位民族学家写民族志?
·[王铭铭]民国民族志:重读20世纪前期的中国论著之按语
·[杨利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岳永逸]传说、庙会与地方社会的互构
·[巴莫曲布嫫]民俗志表述范式的新探索
·[刘晓春]殖民主义时代的时间观
·[洪文雄]一部图像的人类学民族志
·[李霞]从民族志的角度读《街角社会》
·[仲林]民族志视野中的叙事表演与口头传统
·[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
·[刘铁梁]一部乡镇级民俗志的开辟性著作
·[刘铁梁]文化巨变时代的新式民俗志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
共107条 列出第61到第80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第4/6页 转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