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孙正国 熊浚 刘梦]长阳土家族白虎文化的融合传承论
  作者:孙正国 熊浚 刘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7-28 | 点击数:25269
 


       (三)公共文化与教育融合的传承创新
       笔者曾讨论过神话资源“公共空间化”的当代转化策略,认为公共空间作为重要的社会学命题,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越来越显著。以此为基础,确立公共空间是指社会民众群体化交往、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物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神话资源“获得公共空间的权利与功能”之后可以强化其文化凝聚功能。本质上,神话具有公共空间特征,是族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空间基础,这一特征成为神话资源的内在精神。由此,神话资源当代传承的“公共空间化”可以视为其内在精神的潜在适应。考察武汉大禹治水神话园的个案可知,景观化的神话形象重新建立起了神话的公共空间形态,当大众以新的媒介接受方式传承传播时,有望建立一种立体式的神话资源转化模式。
基于公共空间传承神话资源的讨论,就可以理解如果有教育传承的配套服务,这些公共文化传承的白虎文化资源就能够更大限度地被公众认知和当代传播。
       我们以巴山舞创编个案来分析公共文化与教育融合传承的可能路径。20世纪80年代,长阳“土家舞王”覃发池以蕴含有白虎文化精神的丧礼动作“撒叶儿嗬”为基础,创新改编了一套公共文化意义的群体舞蹈巴山舞,包括“巴山摇”“半边月”“风摆柳”“双龙摆尾”“喜鹊登枝”“四合”六个种类,近几年,又创编出由“绿水荡舟”“青龙摆尾”“喜鹊闹梅”“渔歌唱晚”组成的第二套巴山舞,并被列为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比赛项目。巴山舞从撒叶儿嗬程式严苛的丧葬仪式中解放出来,被赋予现代公共文化生活的群众性、公益性和艺术性,成为长阳土家族现代生活闪亮的广场舞。巴山舞在部分学校和社区被作为本土资源传授给学生和居民,很快得到有效传承,形成白虎文化的再生形态而进入公共文化领域,充分显示出白虎文化经由公共文化与教育融合传承的强大力量,延续了白虎文化滋养长阳土家族的精神品格:豁达通脱的生命观念和自由放达的乐观天性。
       也就是说,将公共文化与教育融合起来,能够真正实现白虎文化传承路径的创新。公共文化传承的优势在于为白虎文化全面进入当代生活创造了条件,既有物态载体(活动场所、雕塑景观、艺术产品和文化空间),也有制度保障(确保白虎文化列入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也有行为实践(公共艺术实践、节庆仪礼),还有精神形态(文学艺术作品、人生信仰)。但是公共文化传承也存在着分散性、模糊性和符号化特征,不易于被深入理解和把握。因此,教育传承能够从知识的系统性上弥补公共文化传承的问题,而且推动公共文化形态由传承向传承传播的发展,也就是说,公共文化与教育融合的传承路径突显了白虎文化的“适应性”,能够很好地将外部保护制度与内部传承动力统一起来,稳定而深入地进入当代日常生活,在创新意义上实现传统路径的丰富与发展。
       总而言之,长阳土家族白虎文化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它根植于土家族历史之中,凝聚着崇力尚勇、自由旷达、生态和谐的民族精神。土家族塑造了白虎神性与人性并存的完美形象,在民间信仰中表达对始祖与图腾的虔诚崇拜,在生老病死的生命延续中,以白虎图腾标记人生的意义。可以说,长阳土家族的历史与现实生活处处都有白虎的痕迹,都有白虎精神的影响。我们在国家非遗保护制度的背景下,坚持民间文学的讲唱传承和民间信仰的仪式传承,同时创新白虎文化的公共文化与教育融合的传承路径,让这宗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得以传承下去,为土家族白虎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提供可能。


(原文刊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注释见原文 )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敏】

上一条: ·[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下一条: ·[林继富 周灵颖]西藏民间故事研究70年:理论建构与意义阐释
   相关链接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孙正国 雷娜]杰克·齐普斯的创造性讲述实践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