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张举文]探索互联网民俗研究的新领域
  作者:张举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5-18 | 点击数:10175
 

三、互联网民俗的现实问题

  互联网民俗已经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虽然表现形式是前所未有的,但其类型、内容和功能基本上是不变的,其核心仍是不同层面的认同问题。对互联网民俗现实的理解可以从其“民”与“俗”两个层面来看:“民”指的是各种网民、网群或朋友圈群体的构成;“俗”指的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交际活动本身。其中尤为突出的现象是网名在互联网交际中对彼此身份的认同,对语言(网络语)的艺术性的创新与使用,以及由此而构建出的新型社会关系。

  互联网中的“民”包括网民、网友、网虫、网迷以及由网吧、网咖、聊天群(室)、朋友圈等成员组成的各种社交群。其实,每个互联网使用者都有特定的交际群,互联网只是他们进行各种交际的渠道或平台。以互联网构成的群体通常有特定的认同符号,如群体名称、铃声、提示语、表情符号等。其交际手段除了传统的语音和文字表达外,还有特定的网络文字、符号、影像与声音等。其“俗”包括以网聊、点赞、置顶、沙发、转发等形式传承各种传统的故事、谚语、传说、笑话等。而旁观者也形成潜水、打酱油、冒泡、发声等不同等级的参与群体,以受众者身份维系着所认同的民俗传统。近些年来,以互联网为媒介形成的网恋、网红、玩梗(抛梗、接梗)等现象,以及电竞等新竞技民俗,都可以从民俗学的“语境”“表演”等“民”之艺术性交际的角度,借助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

  因互联网而形成的各种流行文化(如网络流行语)与民俗是不相同的概念。民俗是经过时间沉淀和民众体验并被接受为日常生活的行为与观念。流行文化(如流行歌曲和时尚服饰等)有些被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民俗,而有些则被时间淘汰。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年度网络流行语,有些在几年后就不再被人使用了,而有些则逐渐融入日常用语。

  许多传统的民俗形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得到更大程度的实践与普及。例如,视频形式的对歌,就超越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对歌成为“面对面”的日常行为。当然,这也可能改变了传统的对歌的仪式感或神圣感。同理,微信拜年和微信红包等新行为也在重构着过年的仪式及其观念。网络媒人或网络约会在一定程度上重构着传统的婚姻观和仪式进程。网络点菜与外卖和送餐也在改变着传统的饮食民俗以及地域差异。在保护和传承“非遗”中,遗产数字化或数字化民俗遗产也成为民俗学者的新课题。

  当然,互联网交际也有着负面影响和作用,可以成为“毒品”,让某些使用者得上网瘾,危害个人、家庭和社会。当互联网的群体认同感超越或取代了现实的群体认同后,群体成员的日常生活意义与认同不仅被扭曲,还会罹患身心疾病。这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个重要课题。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网络游戏成瘾界定为疾病。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一些煽动或欺骗活动也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在世界范围内利用网络的霸凌、造谣、欺骗等行为和现象似乎也愈发严重。而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是帮助有身心疾病的人缓解压力或释放压力的途径,甚至协助他们的日常交际。目前已有“网络心理治疗”等学术、医疗以及社会服务项目。这些也是民俗学者不可忽视的。

  (本文刊载于《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01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
下一条: ·[赵旭东]庙会民俗的认知范式研究
   相关链接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
·[董晓萍]数字民俗搜集理论·[张多]信息社会与现代民俗学发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