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吉教授在其工作室
作为哈佛大学弗朗西斯·琼斯杰出教授,纳吉也是一位声名显赫的教育家,这与他持之以恒的教学理念与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是分不开的,在他身上更体现着受业解惑的职业精神和诲人不倦的大师风范。他在哈佛大学常年开设的讨论课程有《古代希腊诗人的城邦观念》、《希腊神话概念与当代理论》、《古代抒情诗歌原理:比较研究法》等;多年以来,《希腊文明中的英雄观》("Concepts of the Hero in Greek Civilization")一直是哈佛大学的基础课程之一,目前该课程从2003年以来的课程档案(包括音视频资料和课件)已通过希腊研究中心网站实现在线传播和免费下载;而《口头传统的比较研究》则是古典学系和比较文学系一直保留的讨论课程。截止目前,纳吉指导或联合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达56篇,他的学生大多已成为各地高校的中坚力量。在美国的人文学术课程和通识教育项目中,纳吉还率先倡导将国际互联网的数字技术与多媒体的远程教学活动整合为一体,并以哈佛扩展教育学院、哈佛校友学院和其领导的哈佛希腊研究中心的网站为依托,通过“虚拟教室”和“开放式教学”将哈佛课程和多媒体教学资料推向公众社会,尤其是在希腊史诗传统的在线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实验性工作模型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因此他也被誉为美国当代教学技术革新的“主帅”。纳吉主持的《荷马再发现:诗歌与演述》("Rediscovering Homer: Poetry and Performance")成为哈佛远程教学项目(Harvard@home)率先推出的系列可视化讲座。纳吉长期活跃在北美和欧洲的诸多著名学府,担任古典学讲习教授和研讨会教授,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萨瑟古典学讲习教授(2002 年春),奥伯林学院马丁古典学讲习教授(2003 年春);法国夏尔·戴高乐-里尔第三大学和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塞萨洛尼基分校先后于2003年秋和2009年春向其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因在古希腊研究领域成就卓著,纳吉还荣获过奥纳西斯国际奖(2006 年秋)。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纳吉作为哈佛大学威德纳学院图书馆“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的监理人之一,一直致力于维系和发展哈佛四代学者的口头理论研究及其悠久的学术传统,在资料学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以及多相化的文献整理研究中,为推进口头传统这一跨学科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截止目前,该特藏已陆续完善了帕里和洛德的田野资料建档和在线分享,洛德的《故事的歌手》也即将上网发布电子阅读版。2000年以来,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the CHS)一直在他的引领下稳步发展,建立起了一支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学术梯队,几代学者既各有专攻,又善于协作,独立研究和团队攻关并进,成果斐然。该中心还吸引了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中青年访问学者,推进了国际学术的代际对话和传承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1月,纳吉夫妇和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的两位学者首次访问中国,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与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2·文学)-史诗研究国际峰会:多样性、创造性及可持续性”。该论坛于2012年11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纳吉在大会上做了题为“透过雅典的泛雅典娜赛会审视口头诗学”的主旨发言,集中讨论了竞赛语境中史诗和抒情诗的演述传统。会后,纳吉一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接着举办了“口头诗学与古典研究工作坊”,并与该所就共同推进史诗研究达成合作意向。作为第一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将通过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的网站开设中国史诗传统专栏,向国际学界展示百年来中国史诗学的学科建设和主要成果。
·扩展阅读·
纳吉个人主页:
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
哈佛大学古典学系
哈佛大学扩展教育学院
*更多的中文信息,欢迎访问正在建设中的“格雷戈里·纳吉中文网”(http://www.gregorynagy.org/)。该网是“国际史诗研究者档案库”的一部分,日前作为纳吉教授七十华诞暨在哈佛从教四十六周年的一份献礼,被纳入到其学生、同道和朋友于4年前启动的一个“静寂项目”中。
(说明:本网于2008年7月30日发布,2013年1月26日更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国际史诗研究者档案库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