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刘冬颖]七夕:真爱的距离
  作者:刘冬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26 | 点击数:7263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人一到七夕,千家万户纷纷过节,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对着星空祈祷自己姻缘美满。

  人们在七夕节,最关注的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最赞赏的是他们坚贞不移的爱情,最同情的是相爱的人难相聚。

 

  

 

  七夕,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日,似乎总与“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样凄美的字句有关。我倒觉得,这是个属于天空、属于夜晚,更充满了温情与欢娱的节日。七夕,会使得红尘中平凡相对的男女,能在这一天携手仰望星空、欣赏因拉长时空而永恒美丽的爱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宋朝的秦观以七夕节为题材创作的一首名为《鹊桥仙》的词。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的主人公,一个牛郎、一个织女,都是农耕社会的形象。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起源很早,大概与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有关。牛郎和织女,在我国很早就被称为“双星”。位于天河西面由六颗星组成的牛宿星,分布形状看上去像牛的轮廓;东面是织女星,在它的东南方还分布有像一部织布机形状的四颗星。两个星座相对,像一对恋人含情脉脉,遥相凝望。到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两星的距离在人们视觉上最近。这种神秘的天象,激发了民间创作的想象,由此引发出了美丽的爱情故事。《诗经·大东》中最早记录了牛郎、织女的情事: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诗中的牛郎、织女分隔于天河两岸,男的放牛,女的纺织,终日辛勤劳作,但因烦扰于彼此的无尽相思而收效不大,诗中可以使人隐约感觉到二人相望而不能相聚的幽怨之情。《诗经》中这种隐隐约约的表达方式,就构成了后世这一传说的基础。至《史记·天官书》中,便有了“织女,天女孙也”的说法。于是,在汉代的诗文中,就增加了故事的许多内容,对女主人公因被迫分离而造成的痛苦的描写更具体化了。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9年8月26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翁敏华]传统节日的衍生、嫁接与新创
下一条: ·[何彬]传统仪式的复兴与变容: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比较研究论
   相关链接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
·[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
·张勃:共建共享过七夕·2018七夕旅游指南——你身边的“非遗”专家Cue你
·[储冬爱]乞巧节的符号学阐释与文化创意·[韩雷 刘宪]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
·[刘晓春]乞巧拜仙 金针度人:宋以来广州地区的“七娘会”·[朱双燕]2016年武义七夕节接仙女仪式的田野调查报告
·中国(鲁山)七夕节: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商家掘金七夕“浪漫经济”·[刘宗迪]遥看牵牛织女星
·[洗桐]古诗古画中的“七夕”·[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