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中国文化报:传统曲艺笔谈
  作者:董大汗 吴琅云 陈睿睿 许芸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5 | 点击数:11496
 

  董大汗:
  利用田野调查 积累曲艺资料 
 

  曲艺是重要的传统艺术门类之一。但在宋代以前的史籍里,相关的记载非常稀少。后来虽然记载逐渐多了起来,但都杂存于《东京梦华录》、《梦粱录》和《都城纪胜》之类的风俗杂记中,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对于曲艺的学术研究和知识普及都不理想,往日紧密联系群众的曲艺,在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中,也比较模糊甚至有误解。面对历来主要依靠师徒口耳相传延续自身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典籍记载异常稀少的情况下,要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料,开展积极的田野调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广义的田野调查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参与观察和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具体到曲艺研究,应是相关的研究人员亲身进入某一地区,通过观察和采访,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目前,很多都市里看不到的曲艺表演,在乡村依然存在。这为通过田野调查获得鲜活的研究资料,提供了可能性。

  事实上,有关曲艺研究的田野调查工作一直没有间断。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由国家有关方面主导开展的两部大型系列丛书“中国曲艺志”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的编纂工作,就是建立在广泛的田野调查基础之上的科学研究行为。特别是“中国曲艺志”的编纂,所涉及的田野调查,范围之广,收获之多,前所罕见。举凡曲艺文化的人、事、物、艺,都涉及到了。不光有曲种的本体形态如品种类型、表演形式、唱腔音乐、伴奏乐器等的调查,而且有艺术的积累如曲目、书目与传承现状的记录,还有对传承人、传承机构和文物遗存状况等的关注。为今天进一步开展相关调查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值得珍视和借鉴。

  新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和影像技术的普及,为曲艺的田野调查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如果说,“中国曲艺志”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两部丛书在当年开始的田野调查,主要依靠的还是文字的记录,那么当今的田野调查,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同时实施影像的手段。即不仅继续深化文字的记录,而且要同时进行录音录像的工作。这是科技对于田野调查的特殊馈赠,也是时代赋予的全新使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加快,目前传统文化的流失现象日趋严重,曲艺当然未能幸免,很多曲种正在我们的身边悄然消失。“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情况非常普遍。绝大多数曲种的命脉实际掌握在一些年近古稀的老艺人手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抢救性采录。而之前编纂“中国曲艺志”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的工作实践,为曲艺研究的田野调查培养积聚了一批人才,也给当下的田野调查及成功实施,创造了条件。

  当然,如何具体进行新世纪曲艺研究的田野调查,又是另外的话题。提出和强调进一步开展曲艺田野调查的紧迫性和手段运用的现代性,意在引起大家的深切关注。相信这种呼吁不仅仅是一种设想,还会成为共识与行动。

 

  吴琅云:
  义乌道情重在传承发展

  金华道情在义乌亦称“义乌道情”,表演形式为一人采用当地方音,怀抱渔鼓,手持简板,自行伴奏说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在义乌的流传,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家辈出,骆樟林、叶英美和叶英盛等都曾享誉一方。骆樟林当年行艺,需要用轿迎请,在当时,有条件有势力的人物用轿子来抬一个道情艺人前去演出,如果艺人没有足以傲视当世的艺术功力和社会影响力,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叶英美和叶英盛的艺术活动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叶英美的表演,推陈出新,风格独具。1950年至1964年,他作为一个盲艺人曾三次进京,或参加同业聚会,或展示艺术风采,扩大了义乌道情在全国的影响。他所表演的“享共产党的福,住共产党的屋,吃共产党的谷,唱共产党的曲”的唱段,为他赢得“北有韩起祥,南有叶英美”的赞誉。曾任义乌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的叶英盛,创造了靠说唱道情引来更多观众而压倒一场电影的记录。在1985年7月及2005年1月,他也曾两次进京,演出《怀念吴晗》和《狄青比武》,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义乌道情艺术家。

  然而,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基于农耕文明的义乌道情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愿意学习和表演这门艺术的年轻人非常罕见,静心观赏义乌道情的人也多半步入老年。义乌道情于2007年12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义乌道情要传承,主要靠发展。一味地表演旧时代形成的节目,难免疏离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推陈出新,它就无法赢得自身在当今的存在理由和价值认可。现在许多人认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原汁原味”地进行,不能随便“走样”。某种程度上看,这个标线的确立偏低了一些。所谓“取上得中”、“取中得下”,只有将义乌道情传承保护的基线,确立为“发展”,则“传承”与“保护”,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促进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才是确保义乌道情传承保护的根本途径。

  真正发展好义乌道情,当下的工作,首先是传承。具体说来,一是收集整理资料,进行全面继承。应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把义乌道情的传统节目及其曲本和音乐唱腔,进行录音和摄像,予以收集和记录;二是搭建活动平台,培育生存土壤。如配合文化“三下乡”活动,让义乌道情进社区、进厂矿等,进行表演,培育观众。同时使其和老百姓的民俗活动、节庆活动及商贸活动结合起来,扩大宣传的力度;三是培养传承队伍。在此基础上,再抓义乌道情艺术的革新和节目的创新,立足传承,促进发展。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09-4-2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曲艺革新与发展的制度保障
下一条: ·[户晓辉]德国民俗学者访谈录
   相关链接
·[姜昆]中国曲艺艺术的魅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