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柯杨]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空间
——关于甘肃省西、礼两县传统乞巧节的调查报告
  作者:柯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28 | 点击数:23494
 

 

乞巧节这一风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历史上曾广为流传。但在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剧转化的今天,这一风俗在大多数地区已经明显淡化,有的也只是在七夕之夜有一些祭拜织女星和女孩子们的乞巧活动。然而,甘肃省东南部西和县与礼县的这一传统节日风俗却保存得相当完整,并在继续大规模传承,其节日延续时间之长,流传地域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活动内容之丰,在全国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可称得上是“华夏第一”。
我曾两度赴西和县对当地乞巧节进行调研,对其流传地区、历史渊源、节日程序、活动内容及有关仪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介绍给大家,以便引起更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并对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传统节日文化空间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
 
一、地理文化背景
西和县与礼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西汉水的上游。两县相邻,均属陇南市管辖。就西和县而言,其面积1861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14乡,384个村委会和10个小区居委会,总人口39万,其中农业人口37万。虽有少量回、蒙、藏、维、满、土等族散居,但仅占全县人口的0.06%。所以,西和县乃是以汉族为主的农业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692,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为493毫米,年平均气温为9.6,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农产品除小麦、玉米、马铃薯、荞麦、云豆、胡麻、油菜籽等之外,还盛产中草药,2004年该县被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
西、礼两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仰韶、寺洼、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遍及西汉水及漾水河流域。两县相接壤的河谷地带是秦人的发祥地,礼县大堡子山的秦先公先王墓曾出土了大量国宝级文物。两县传统的乞巧节活动,主要流传在西和县的长道、何坝、十里、汉源、赵五、西峪、姜席、苏合、芦河、兴隆、稍峪、石堡等十二个乡镇和礼县的盐官、祁山、永兴、红河、宽川、马河、城关、石桥等八个乡镇。两县参与乞巧节活动的人数多达40万人以上,可说是秦文化在民间传统节日习俗中的集中体现和传承。
 
二、历史渊源
考古发掘、古代文献记载和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这三个方面,始终是研究上古史的重要资料来源。我国古代的星名,有一部分是以部落领袖、民族始祖、发明创造者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的。“织女”和“牵牛”这两个星名,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当属《诗经·小雅·大东》中的一段文字:“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次,就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据《汉书·武帝纪》载,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曾在长安“发谪吏穿昆明池”。他为了象征天河,还令工匠在昆明池畔刻立了石制的牛郎、织女。此事汉代诗赋家多有吟咏,如班固的《西都赋》中说:“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张衡在其《西京赋》中也写道:“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址,……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蒙汜。”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办事处南沣村,正是当年昆明池的所在地,当地挖掘出的“石爷”、“石婆”,就是西汉时所立的牛郎织女石雕像。以上史料说明,把天上的星辰拟人化为牵牛织女,早在先秦和西汉就出现了。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竹简“日书”类中,有两支竹简提到了牵牛、织女。第115简云:“戊申、己丑,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第3简背面云:“戊申、己丑,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这两处记载都说牵牛打算娶织女为妻而未能成功。六朝人(佚名)所撰《三辅黄图》中说,秦统一天下后,“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则说明当时秦人传说中已隐约把牵牛、织女说成夫妻。至于不但暗示牛、女为夫妻,并且提出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相会一次的这一情节,则最早出现在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七月》中,其中说:“七日……作干糗,采葸耳,食酒脯时果,散香粉于庭上,祈请于河鼓、织女。”(《玉台新咏》中《东飞伯劳歌》曰:“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河鼓”乃“黄姑”之音转,即牵牛星。)《文选·洛神赋》李善注引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同会。”这就十分明确地说他俩是夫妻了。后来诸多典籍、方志和历代文人诗歌、小说、散文创作中,大都依据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其加以渲染、丰富和扩展,成为一个脍灸人口的、更具人情味的爱情悲剧故事。那么,天鹰星座的一大两小的牵牛星,和天琴星座中最亮的织女星这两个星名是从何而来的呢?古典文献中的有关记载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史记·秦本纪》中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大业是秦人的先祖,是秦部落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关键人物。其母女修,作为秦部落的女酋长,以纺织闻名,这正是织女星的原型。《山海经·大荒东经》曰:“有人曰王亥,……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而《世本·作篇》则说:“胲(即王亥)作服牛。”(“仆牛”是指已驯养好了可以使役的牛群;而“服牛”则是指善于驯养和使役牛的人。)殷商时期的王亥,以善于驯化和使役牛而闻名,他极有可能是“牵牛”这个星名的原型。
我在前面提到,西和、礼县一带是秦人的发祥地,当地的乞巧节,乃是古老的秦文化在民间节日习俗中的传承,其理由有二:一是作为秦人祖先的女修,因以“织”闻名,受到当地人民普遍而持久的崇拜,被尊称为“巧娘娘”(娘娘音nia nia,母亲的意思。当地姑娘们在唱“娘娘”这两个字时,多数发nia nia 的音),而乞巧节在广大农村里也被称为“巧娘娘节”。如今姑娘们在唱“乞巧歌”的时候,每段唱词末尾都要高唱“巧娘娘,驾云来,我把巧娘娘请下凡”这两句副歌。当地乞巧节的传承之所以有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规模,就在于它是祖先崇拜和星辰崇拜(属自然崇拜性质)两结合的产物。二是许多古籍和古人诗词中之所以把分隔牵牛、织女两个星辰的天河称为“汉”、“天汉”、“银汉”、“云汉”,则与秦人发祥地的主要河流汉水有关。《尚书·禹贡》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汉语大字典》缩印本336页“嶓”字条释曰:“嶓,嶓冢山的简称。山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礼县之间。”又726页“漾”字条下,吸收了清人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等前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地指出:“漾,古水名。即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源出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起初南流至陕西省略阳县即折而东流为汉水,后略阳东水道中断,或以为六朝时地震所致,水流直南为嘉陵江,至四川重庆注入长江。”)这就是说,发源于甘肃,如今被人们称为西汉水的这条河,当初就叫汉水,甚至迟至民国228月出版的,由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编纂的《中国分省新图》上,仍标注为“汉水”。它流经甘肃的礼县、西和、成县、康县而在陕南的略阳附近汇入嘉陵江,与发源于陕西宁强(原称宁羌)、流经湖北汇入长江的汉江有别。有趣的是甘肃西和县城所在地叫“汉源镇”,而陕西宁强县城所在地也叫“汉源镇”,只不过前者为汉水之源,后者为汉江之源而已。在古代秦人的心目中,既然女修在远古时代曾居于汉水之滨,当她被尊崇为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星之后,她身边的天河也应称为“汉”,这样才符合大家的愿望和理想。这就是古人通过联想,把天河称为“汉”、“天汉”、“银汉”、“云汉”并得到后世人们认同的原因。
 
三、西、礼两县乞巧节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乞巧节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村民们都要在乞巧节前的一、两个月内,紧张而有序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中,主要有选址、联络、筹资、置装、练习歌舞、生巧芽、制巧或请巧等项。由于乞巧节时巧娘娘的纸扎像要安座于某一户人家里(被称为“坐巧”),于是,事先确定在谁家“坐巧”,就显得十分重要。选择坐巧人家的条件主要有:家中有适龄姑娘参加乞巧;房屋院落宽敞,便于活动;大人好客而不怕麻烦;位置适中便于往来等。相传在家中坐巧能使多年不育的妇女怀胎生子,故有此期盼的人家往往主动要求能成为“坐巧”之家。但有的村子“坐巧”人家也不易确定,那些主动出面组织活动的青年妇女或大龄姑娘,不得不往来奔波,上门动员,托人求情,直到把“坐巧”人家确定下来为止。
地址选好了,紧接着就是联络、动员参与者,大多数姑娘经过联络,会很快报名,因为按传统习俗,谁不参加将会招来非议。至于资金的筹措,一般有一个大致的标准,实物、现金均可,家庭富裕一些的都会超出标准交纳,而确实因贫穷交纳不起的,亦可不交,人们也不会说三道四。
由于在乞巧节的每个程序和仪式中都要“唱巧”,载歌载舞。因此在每年六月中旬开始都要练歌习舞,以便统一唱词和舞步。除了要练传统的曲调和舞步之外,女学生们还把从学校学来的时尚歌舞也加以练习,以便使相互拜巧时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乞巧节的歌舞是姑娘们的集体活动,为展现她们的靓丽风采,都要统一置装(或购买,或统一制作)。我在西和县汉源镇、长道镇等地见到的节日盛妆,虽不豪华,但却相当时尚,大多为传统女孩服装的改进型,十分好看。
生巧芽的时间多在六月二十日前后,所用种子各村镇并不统一,以小豌豆、扁豆、玉米、小麦居多。这项准备工作,大都由女孩们的母亲来操办。经过半月多的培育,巧芽长到七寸至一尺,以茎白、叶绿、整齐为佳,这才符合七月初七晚上“照瓣卜巧”的需要。
准备工作的最后一项是“造巧”或“请巧”。巧娘娘的纸扎像过去多由妇女们自己动手制作。先将棉花用白纸或白绸包裹成椭圆形,描绘五官,施以颜色做成头像,加上头发和头饰,再用五色纸制作衣裙,这叫“造巧”。现在大部分村子直接交付现金在纸活铺订做或购买,称为“请巧”。西和县漾水河流域的纸扎巧娘娘多为站像,而礼县盐官河流域的巧娘娘像多为坐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施爱东]田野斗牛记
下一条: ·[沈洁]礼俗改造的学术实践
   相关链接
·[张巧坭]西山永定河传世文献调查报告·[徐永安 杜高琴]十堰市东岳古台民间祭祀盛衰记(调查报告)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徐永安]玄帝(真武)信仰:三个香会调查报告
·[吴新锋 胡港]甘肃泾川文旅景区中的西王母神话主义·[林晓平 彭昕]赣南四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调查报告
·[宗学良 李琦]甘肃永靖傩舞的黄河文化解读·[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
·[宁祥文]2018年宁炳迪、宁炳集开锁仪式调查报告·[林秋炀]慎终追远:潮汕地区丧葬习俗个案研究
·[许琳琳]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马头村“网红庙宇”的田野调查报告·[李艳]宜昌彩陶传承实态调查报告
·[张敏]甘肃泾川武社火仪式过程与功能研究·[王建民]节日调查与报告撰写
·[柴慧霞]甘肃庆阳北石窟寺戏台考述·[张建芳]贵州仡佬族传统村落沈家坝调查报告
·[徐月]纳雍县穿青人庆坛仪式调查报告·[王蔓蔓]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田野调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