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家乡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家乡民俗学

古镇“史痴”瞄准佛堂民间故事
——义乌农民贾沧斌研究项目再次入选省社科年度课题
  作者:本报记者 张海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2 | 点击数:7916
 


    “真的没想到,今年6月份,我的《佛堂古镇的民风民俗》刚一面世,就连续两个月登上了‘义乌新华书店的最近畅销书’,而且,今年我负责的课题《双林禅寺与佛堂古镇》又被列入了2008年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

    9月6日上午,在义乌市佛堂镇新市基村的家里,被称为佛堂古镇“史痴”的贾沧斌高兴地告诉记者,在2008年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立项名单中,共有135个项目,基本上都是教授、副教授等职称的高级知识分子,只有他一个是农民,而且他的课题成果是著作,别的许多课题都是读本。在2007年,贾沧斌的一项研究课题《佛堂古镇的民风民俗》入选2007年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在128位课题负责人中,也只有他一个人是农民。

    佛堂的民间故事资源很丰富。从前,四面八方来佛堂古镇上经商、游历的人,带来了天南地北的故事,天长日久,这里逐渐成为商品集散地和民间文学传播地,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村民中讲故事、听故事的传统,一直很兴盛。历史上,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群众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幽默诙谐的笑话,却如鱼得水,因为易记、易传,为劳动人民所喜爱,成为群众的主要精神食粮。贾沧斌说,因为这个原因,他对民间传说和故事一直很入迷,由于民间故事不同于作家的书面创作,它是讲出来的,当年会讲故事的人现在大多年事已高,而青年人中擅长讲故事的实属凤毛麟角,新一代对故事的兴趣日趋淡漠,因此,现在的佛堂民间故事面临传承断代的危险,急需抢救保护。

    “民间故事虽不是历史,但故事中包含着历史的痕迹;故事虽不能如实反映历史的事实,但却艺术地反映了历史的本质,传达出先民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判,因而具有较高的文化史价值。为了更好地寻觅这些历史的痕迹,更好地证明这些民间故事的真实性,就需要我们去考证,去研究,这也是我要将它申报为省社科年度课题,并将课题成果付梓出版的目的。”贾沧斌拿出《双林禅寺与佛堂古镇》的初稿给记者看,“该书预计明年能够出版发行,现在我已经完成了40余万字的初稿。”

    记者看到,初稿分上、中、下三篇,共10个章节,内容有关佛堂的山水形胜、历史掌故、人文轶事、佛门高僧等。就像面对一个多年的老友,贾沧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家乡的民间故事,一一道来,故事原汁原味,富有乡土气息。而这些,都缘于贾沧斌数十年来的历史文化材料的积累。今年59岁的贾沧斌从1968年开始就迷上了佛堂的历史,那时候他20岁还不到,就开始搜集民间故事,结果40年来从未间歇,“文革”期间也没有放弃,迄今共收集整理了上百万字关于佛堂历史传说、民风民俗、名人轶事、地方特产等方面的材料,并出版了《千年佛堂》、《佛堂古镇的民风民俗》等书。

    这次的课题成果《双林禅寺与佛堂古镇》出版发行后,可以与《佛堂古镇的民风民俗》形成一个系列,填补佛堂古镇有史以来缺乏文字资料传世的空白,为撰写《佛堂镇志》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贾沧斌负责的这个课题研究得到了佛堂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而且以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为核心,组成了该课题成果编写组。贾沧斌说,义乌作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缩影,已经成为世界小商品的基地,如何让来自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更好地了解义乌人,并通过义乌人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更有效地融入义乌,融入中国,并使义乌更好地融入当代世界,他相信这本作为课题成果的书,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与向导。(来源:金华日报) 
 
 

  文章来源:金华新闻网 2008-09-0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安德明]民俗学家乡研究的理论反思
下一条: ·枣庄:为博士生讲课的山村老农
   相关链接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金卿莹]秦汉义乌颜乌传说与儒家孝伦理的传播·[江帆]民间故事家
·[高荷红]非典型的故事家·[高荷红]“嘴茬子”与“笔头子”:基于满族“民间故事家”傅英仁的建档研究
·失落的民间故事需要“徐荣耀们”来打捞·[白莉]“圈”里“圈”外
·“民间故事大王”杨久清病逝 80余年讲述千则故事·[侯姝慧]新型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与中国新故事家研究
·[刘锡诚]往事与新知·纪念蒙古族故事家朝格日布诞辰10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鄂托克旗胜利召开
·[李丽丹]论蒙古族故事家朝格茹布讲述的英雄故事·“故事大王”常维范的故事
·学者发掘两位“国宝级”民间故事家·[江帆]农耕文化最后的歌者──对民间故事家谭振山追踪研究的学术思考
·[曹保明]“金牌故事家”黄龟渊 ·[约翰·伯格]讲故事的人
·[英]约翰·伯格:《讲故事的人》·林继富:《宜昌民间故事家:孙家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