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黄永林]重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与教学
  作者:黄永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6-15 | 点击数:5513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文化之源,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是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场所,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发展文化的重任,在培养更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继承、传播、研究和教学高层次人才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重视和加强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自身要求。但是,目前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在高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分类尚欠科学;二是在本科中没有设置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三是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开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即使是少数开设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的学校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四是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科的建设。而改变这种局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进一步提高认识
  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进一步深入感知、了解和接受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统,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能力、作品的赏析和研究的基本能力;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自己在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承中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加强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形成的需要,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加强领导,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切实解决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促进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科学定位学科
  要在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科关系作出客观准确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定位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两个学科。其一,由于国际上通用的Folk-lore一词实际上是一个“民众知识”或“民间风俗”的民俗学范畴的词语和概念,不是属于别的任何学科范畴的词语或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包容量很大,因此,民俗学学科应经过拓宽、调整后,升到一级学科的位置,现在处于二级学科地位,显然大大制约了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其二,由于民间文学在我国曾经与“人民口头文学”是同一学术名词,对民间文学进行语言文学的研究,特别是口语文学或语体文本的研究,包括对它的分类体裁、叙事形式、格律样式、修辞手法等的研究,无疑都是对该学科的本格研究,因此,民间文学在文学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应作为它的二级学科,而不是现在的三级地位。其三,由于民间文学和艺术就其产生、发展、流变和活动形态、存在样式而言,主要是“民俗的”,因此,它又属于“民俗文艺”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民间文学相对应的民俗文艺(或民俗口头传承)还应列入民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教育部主管部门进一步理顺并拓宽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根据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繁荣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身的科学规范的要求,尽快把民俗学调整到一级学科上来,将民俗文艺和民间文学分别归属于民俗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门下成为二级学科,使我国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与时俱进,迅速有效地适应我国新世纪发展先进民族文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教材建设
  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教育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建设,支持和鼓励建设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并根据课程建设的基本建设要素、主体建设要素、过程建设要素、教学评价要素和标志性成果与特色等五个方面进行组织评估验收,保证建设成效。加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建设,组织编写适应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地方色彩的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阔,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极其丰富、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因此,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编写应本着取其精要、删繁就简的原则,其内容应重点介绍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重要的民俗文化事项和民间文学体裁,注重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发展动向。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内容还应体现时代特征、区域特征和生活特色。注意开掘本民族和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资源,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知识和理论巧妙地融合于特定的民俗和民间文学场景、事项或具体的活动之中,促使学生提高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喜爱和发扬光大的意识。在教材建设方面,教育部门要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纳入优秀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大力支持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教材的项目申报和建设,提高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条件,教师队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目前我国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专业知识结构也不合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教育部和高校务必把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视为学科发展的根本。尤其要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并作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鼓励他们脱产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点培养,支持他们赴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进修深造,从而优化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政府和高校应加大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经费投入的力度,努力改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和科研的基本条件,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的重点课程、精品教材、重点研究项目和实习场所的建设提供必须的经费保障。

 

  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2008-05-08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温州大学:民俗学学科简介
下一条: ·专家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人才培养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