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2003年公约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2003年公约

教科文组织启动“非遗与新冠”平台
  作者:UNESCO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5-29 | 点击数:7764
 

   
   Traditional artists Venuca Evanan, Violeta Quispe Yupari and her mother Gaudencia Yupari have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few weeks a prototype mask that contains traditional designs based on the heritage of the Ayacucho region.
   © Venuca Evanan, Violeta Quispe y Gaudencia Yupari

   07/05/2020

  活态遗产是危机期间社会韧性和活力的来源
  作为疫情应对举措的一部分,教科文组织正在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以分享和交流疫情背景下的活态遗产相关经验,既包括疫情对遗产的影响,也涉及社区通过活态遗产增强社会韧性和活力的多样化方式。
 
  对活态遗产的影响
  教科文组织开展的在线调查迄今所获得的信息反映,疫情对遗产产生了波及全球的影响。许多重大节日的相关活动和仪式被取消或推迟。一些社区无法无法使用表达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必需的文化和自然空间,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而另一些社区则因疫情限制,无法聚集在一起分享和享受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方面,而这些这对于他们的社区生活至关重要。
  这不仅导致许多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受到破坏,还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和从业者的收入下降。从事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人多数在非正规部门工作,他们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尽管现在评估经济损失还为时过早,但全世界参与调查的手工业者都表示,由于他们在获取订单和原材料方面面临挑战,他们的生计受到了影响。
 
  应对危机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天然的活力,因而在面对危机时拥有一定的适应和发展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尽管采取了检疫和隔离措施,社区仍在寻求继续实践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例如从哥伦比亚到委内瑞拉、从克罗地亚到意大利,许多圣周庆祝活动虽然在具体形式上做出了调整,但今年仍在进行。
  在线倡议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提供了传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知识的新方法。在格鲁吉亚,传统的节日盛宴以网络形式继续举行,人们将摆放着传统食物和饮料的桌子摆在计算机屏幕前,通过视频相互敬酒。
  社交网络在帮助人们实现隔离的同时保持联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必须经常巡游演出的印度拉贾斯坦邦民歌歌手来说,他们通过Facebook组织现场表演,从而与其他艺术家保持团结,继续相互激发灵感。
  居家隔离增加了在家庭环境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从牙买加到黎巴嫩,烹饪传统和手工艺等诸多传统文化习俗都在隔离之下重获重视。父母们按照祖辈传承的菜谱与孩子们一起烹饪,并在线分享他们制作的美食。
 
  增强韧性的工具
  尽管新冠疫情突显了活态遗产在危机中的脆弱性,但这种情况也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振兴和创造的环境,让被忽视的遗产元素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甚至孕育出新的内容。
  疫情背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多要素正在发生变化,以支持和强化公共卫生措施。例如,秘鲁和中国的艺术家正在使用传统设计和工艺制作口罩;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脉的柏柏尔人社区在传唱关于疫情的诗句;斯里兰卡的传统木偶戏在讲述隔离和社会疏离的故事;而塞内加尔守护秩序与正义的神话人物堪库朗则从晚上8点到黎明一直在街道上游行,监督各村庄实施宵禁。
 
  分享你的故事
  请通过教科文组织的网络平台探索关于活态遗产与新冠疫情的故事。
  在危机时期,活态遗产对我们所有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我们相互关联的纽带,强化了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应对疫情之中,你是如何与活态遗产互动的?在这样的困难时期,活态遗产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请在我们的在线调查中分享你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你的”活态遗产与新冠疫情“经历。
 

  文章来源:UNESCO 2020-05-0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在波哥大开幕
下一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将通过在线方式召开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