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族艺术》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学刊物《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2020年第1期目录
  作者:《民族艺术》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1-21 | 点击数:3977
 

《民族艺术》2020年第1期 总第152期

目 录 

 
学界名家    
文韬舞略笔墨存情
——金涛、于欣伉俪的舞蹈生涯
黄磊  
     
故事学研究    
故事概念的转变与中国故事学的建立 施爱东  
“金液”与“苏摩”
——唐代志怪中的印度-伊朗文明元素
海力波  
神灵后裔的身世传说与信仰发生期的动力机制 王尧  
     
文化研究    
人文肇元:史前彩陶图像与华夏精神 胡建升  
民俗中没有母题而有象征
——兼谈“叶限”故事与仪式的象征分析方法
[美]张举文  
民俗书写主体还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万建中  
民间礼俗仪式中的人情再生产
——以京郊姚村“喝满月酒”为例
李向振  
     
艺术人类学    
“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李牧  
隐性知识的外显化:人类学对手工艺知识生产的重塑 张君  
物化的“灵性”生产:潮汕民间造像量度与观念 陈丹  
艺术作为行动
——盖尔《艺术与能动性》导读
程莹  
     
艺术探索    
艺术学研究的“求真”倾向及其多维范式 甘锋  
《历代名画记》与《二十四史·艺术列传》观念的关联 李倍雷  
敦煌壁画中高座图式的汉化与发展 邵晓峰  
     
中华传统艺术的海外传播    
后殖民时期新加坡的社会运动和本地潮剧改革 张倍瑜  
     
发现异邦    
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日本七夕田野调研札记
毕雪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西方艺术人类学学术史”项目简介 李修建 封二
“西方艺术人类学学术史”项目主持人简介 李修建 封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条: ·《民族艺术》:2019年第6期目录
下一条: ·《民族艺术》:2020年第2期目录
   相关链接
·《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民族艺术》:2023年第6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目录·[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民族艺术》:2023年第5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3期目录·《民族艺术》:2023年第4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3年第3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3年第4期目录·《文化遗产》:2023年第3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2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