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二十四节气

首页民俗学专题二十四节气

[郑艳]春秋代序 日月不淹
——二十四节气探源及其近现代发展
  作者:郑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9-20 | 点击数:11350
 

   时间是人类在与自然共处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财富,也在人类的使用过程中浸染了社会与文化的色彩。而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时间体系是我国传统天文历法、自然物候与社会生活共同融入而创造的文化时间刻度,不仅浸润着农耕社会的风气,也充分体现着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并成为现实社会可以汲取营养的时间标尺。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二十四节气是气候变化的时间点,从遥远的天体运行到近身的生活劳动,每一个节气都是人们对自然的感知和对生活的体认。从天文历法的发展规律来看,二十四节气不是一次完成划分的,它随着人们对于气候感知的加深以及观测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形成和完善。
 
  对于二十四节气中最初确定的节气,现有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起于两分(春分和秋分);一是起于两至(冬至和夏至),这两种结论的得出都与人们最初对于天象的观测有关,前者主要以观测星象为主,后者主要以观测日影为主。
 
  首先,观测星象是我国古代推算岁时的主要依据之一:“中国古代凡推算岁时变化,所依据之基础及推算方法,均采取永恒性常规运转之星辰为标准,实最稳定而客观”,说明通过观测恒星位置可以帮助厘定岁时。比如,《左传·襄公九年》记有:“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其次,从天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冬至和夏至的确定应与我国古代人们何时可以掌握测量日影的技术有关,而这些证据来自甲骨文。学者认为甲骨文中的阜、甲、中等字的本意都取自“立表测影”,表示殷商时期已经可以通过这种办法确定时刻和冬至与夏至两个节气。这一时期,由于观测技术尚掌握在特定的人群手中,而且受“经天授时”观念的影响,分、至的出现事实上更多地表达“天命”。
 
  《尚书·尧典》记载了帝尧时代的四时观象授时工作,“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分别相当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测定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周礼·春官宗伯》也有“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的记载。由此可知,至迟西周时期,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便已经存在,随之逐渐确定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合称“八节”。四时八节的确立是节气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表明二十四节气的核心部分已经划分完毕。而在从八节向二十四节气的发展过程中,物候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包含有古老夏代历法成分的《夏小历》即是一种物候历,但由于其属于月令系统,所以《夏小历》的物候还多与月份进行勾连。随着物候的进一步确定和丰富,直至《逸周书·时训解》才开始正式以物候配节气。
 
  二十四节气在起源、发展到定型的过程中与我国传统的月令系统的变化以及自然物侯知识的发展紧密关联起来,遂使得月份、节气和物候逐渐配合成为我国传统历法中的重要部分。
 
  自然时序与社会生活
 
  在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人类既是受惠者,又是维护者与贡献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这是古人与今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旧时,人们从保护与发展自身的角度出发,更为谨慎地适应自然时序的变化并形成了种种周期性的时间体系。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农耕社会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时间体系深深植根的土壤。比如,立春时,人们要造土牛以劝农耕,《后汉书·礼仪》载“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代表春耕意义的土牛一直要放到立夏。
 
  从思想方式的角度来看,人文关怀则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传统时间生活遵循的意识准则。春夏秋冬不仅是自然时序更替的刻度,也是人类本身生命机体变化的标尺,《管子》有曰:“故春仁,夏忠,秋急,冬闭,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比如,立秋时人们要防止残余的暑气对身体不利,所以有很多食疗的方法。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立秋前一天,人们的准备工作十分繁忙,一般要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到立秋日合家饮之,“谓秋后无余暑疟痢之疾”。
 
  传统中国的时间是以强烈的人文内涵附之于自然节律之上的感受性与体认性存在,深深地镌刻着民众的实际生活、价值取向与精神诉求,因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统摄力。确定时间段落的节气名称不仅仅是人们进行时间生活的一个维度,对于节气的体验与即将到来的生活的期待才是时间生活最重要的方面。
 
  事实上,中国古代并不乏以纯粹的技术方法计时的工具,比如以太阳照射计时的圭晷、以器物计时的更漏等,但是就时间内蕴来看,这种科学的计时工具并未在实际生活中起到具有方向指示、价值判断和人文精神的意识形态作用。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社会的时间生活和时间观念与科学技术的相关性是微弱的。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向,以工业文明为背景的计时方法开始冲击传统农耕社会所承袭的时间文化,以钟表为计时工具的近代历法开始进驻中国民众的时间体系与生活领域,人们的时间世界便不再与日出日落、花开花落有更为紧密的关系。
 
  传统时间文化的新时代传承
 
  1949年,国家将旧历节日中的春节作为国家法定假日,这是对传统节日地位的肯定。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与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六个传统节日入选,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屡被抨击的传统时间文化由旧俗升华为遗产,部分传统节日也逐渐在人们的现实时间生活中重新拥有了假期。2016年,二十四节气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它源于各地、各民族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丰收时节的庆祝活动,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连年丰收的体现。“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振兴挖掘了更多的乡土文化遗产,也更加充分地证明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在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同时,烙有深刻的自然物候体认与鲜明的社会人文精神的传统时间体系逐渐重新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也为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实例。“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共同繁荣的必然途径。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20日第1782期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张勃]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
下一条: ·[刘晓峰]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学精神
   相关链接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关于征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研究课题”选题的通知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
·[张婉婷 刘芳芳]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传播的创新方式研究·[童方云]《二十四节气菜·宴》在常州的呈现
·关于召开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网络视频会议)的通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倡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
·“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专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刘晓峰]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学精神·[张勃]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
·[梁珊珊 祝鹏程]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杨秀]人间四月天之立夏
·[龙晓添]秋向此时分:丰收的节气与节日·[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
·[邵凤丽]天时与人伦的融通:二十四节气中的祖先祭祀礼仪·[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
·余仁洪 主编:《中国立春文化与二十四节气研究文集》·“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成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