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牛淑萍 徐畅]20世纪前期济南市民休闲生活变化
  作者:牛淑萍 徐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06 | 点击数:7977
 

摘要:自开商埠之后,自然山水之外,人工景观成为济南市民休闲新型场所,设施渐趋奢华,并实行有偿服务。市民休闲方式和内容亦随之发生变化,公休假期与传统节日一同成为休闲时间,团体休闲逐渐时兴,健身益智活动与拉呱聊天同受欢迎,传统娱乐和西式休闲并存,原本相对单调的休闲生活逐渐丰富多彩。政府强势介入休闲场所和休闲活动管理,以期达到社会教化和政治控制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济南市民;休闲生活;变化

作者简介:牛淑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山东济南250100);徐畅,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近代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市民休闲生活是近年来史学界研究的热点,虽然有关近代济南市民休闲生活有一定的记载和论述,但是散见于各种论著之中,如珠落玉盘。有鉴于此,本文从休闲场所、休闲方式、休闲管理三个方面,述析20世纪初到抗战前济南市民休闲生活的变化及其意蕴。

一、休闲场所的变迁

  (一)从天然到人工

  济南南为泰山余脉,群岚叠嶂,北有黄河、小清河,市内群泉奔涌,被誉为“泉城”。20世纪以前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以及城内溪流等山水,虽曾人工雕琢,但总体上仍然停留在“自然”状态,自然山水和街头巷尾就是市民主要的休闲场所。随着1904年自开商埠,胶济铁路通车,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贯通,经济渐趋繁荣,商业日益发达,在欧风美雨影响下,济南出现了公园、游艺园、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人工景观成为自然山水之外市民的新型休闲场所。

  济南如同中国其它城市,明清时期兴建园林之风渐盛,漪园、贤清园、小沧浪等就非常知名,然而这些私家园林,普通市民无缘享用。1868年上海外滩租界建立中国第一家公园,20世纪初全国各地掀起兴建公园热潮。济南开埠之后,即在经三路与经四路、纬四路与小纬六路之间,修建了占地8公顷的公园,是为济南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公园。公园种植大量花草树木,柏柳垂阴,青松夹槐,亭池点缀,曲径通幽。1920年代之后,公园附设动物园,豢养鹿、猴、獾、鸽、鹤等多种动物,供游人参观。因环境优美,又为新鲜事物,公园一经建成,市民竞相光顾游览。

  游艺园起源于西方,1925年上海人季海泉和周村人王盛三出资,筹建济南游艺园。1933年韩复榘出资买下游艺园,改名进德会。游艺园规模宏大,娱乐形式多样,中外娱乐项目兼备。园内设有京剧场、幻术场、坤书场、露天电影院、动物园、图书室,尤其是动物园,虎、豹、熊、蟒蛇和各种鸟类齐全。园内古代文化研究社陈列古董、玉器、古人书画,供人欣赏。宴会厅独营西餐,酒社供应酒水,茶肆提供各种茶点。游艺设施有秋千、滑台、微型高尔夫球场、台球、乒乓球、篮球、网球、地球、溜冰场、射箭场等。总之,游艺园可谓济南首屈一指的人工游乐场所。

  1914年德国人在三马路小纬二路兴建小广寒电影院,尽管比较简陋,但却是济南第一家专门放映电影的场所。二三十年代电影院蜂拥而起,是济南电影业繁盛时期,多达20余家。

  清末尤其是民国时期,政府提倡民众体育健身,修建了山东省国术馆、省立民众体育场、济南市立游泳池、体育场、青年会运动场、进德会运动场等。1930年建立于商埠的山东省国术馆男女不限,不收取费用,民众兴趣浓厚,练习者众多。国术馆还在市内各区成立市社32处,给市民提供练习便利。1925年兴建于千佛山下南圩子门外的山东民众体育场占地50余亩,韩复榘主鲁时期多次扩建,设施齐全,项目众多,日均锻炼者900余人,练习者各依兴趣,自由选择,场内有教练指导。此外,位于黑虎泉附近的市立游泳池、经二路纬四路的市立体育场、普利门大街的青年会体育场都是市民喜爱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从简陋到奢华

  近代济南是京津与南京之间的第一大城,达官显贵、富贾巨商麜集,歌馆青楼、豪门堂会林立,鼓板弦歌长期不衰,与扬州并称江北两大曲艺码头,素有“书山曲海”之称。但是戏曲舞台和曲艺书场等休闲娱乐场所不仅条件相对简陋,而且看戏听书多为附带兼营性质,最初并没有专门演出场所,像趵突泉望鹤亭茶社、观澜亭茶社、大舞台、富贵园、明湖居、鹊华居等,原是供游客品茗聊天之地,茶客细品香茶,顺带欣赏曲艺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1870年济南城内汇波寺东南兴建大舞台,为清末营业性茶园之始,戏园呈圆形,用席子和苇箔搭扎,地方不大,设备非常简陋,戏台坐北朝南,台下几十张方桌,开演时观众坐在桌子四周,边喝茶边看戏。大明湖畔的明湖居与鹊华居,也“都是席棚、沙篙扎成的,与北平的天桥戏棚相仿佛”。

  随着经济日渐繁荣,茶园戏院逐渐走向专业化和奢侈化。自开商埠后,仅商埠就兴建茶园十余处,兴华、咏仙、闻善、庆商最为知名。例如咏仙茶园仿效上海丽水台、一洞天形式兴建,建筑华丽,设备新颖,共有四合群楼一幢,中间盖有白铁皮顶罩棚,棚下为宽敞的观众厅,一面是戏台化妆室,其余三面皆为青楼包厢。与此同时,一批专门戏院纷纷建立,20世纪30年代,济南共有戏院30余家,仅在二大马路纬三路一带,就有北洋、中华、庆商、咏仙、聆音等大小戏院七八家,不仅场地扩大,装饰翻新,而且因为使用电灯,照明条件也大为改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王杰文]日常生活实践的“战术”——以北京“残街”的“占道经营”现象为个案
下一条: ·[郝佩林]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民日常教化
   相关链接
·[王会珍]殡葬改革背景下鲁南农村丧葬礼俗的变与不变·[张隽波]百年革命节日的仪式礼仪变化初探
·[张怀群]乡村振兴时期民俗现场暨文化变化进行时调查·[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
·[孙华月]以饕餮为代表的神兽在时下语境中的形象变化分析·[吕树明 黄景春]山东财神会习俗研究
·张勃:当代春节的十大变化·[岩本通弥]城市化过程中家庭的变化
·[张勃]寺庙与北京居民的休闲生活 ·崔琦:相声在变化中生长
·[王宪昭]盘古神话:历史长河中变化生长的鱼·[董晓萍]民俗学高等教育的变化、对策和阶段性实践
·[鞠熙]碑刻所见18世纪北京内城民俗的变化·[徐琦琦]宁古塔地区满族萨满祭祀变化初探
·[白宪波]从“淫祀”到“民间信俗”·讲座║ 桑山敬已:1945年以来日本乡村的变化与延续
·[乔晓光 苏欢]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传统节气还跟得上气候变化吗
·二十四节气:大自然时间变化的秘密·气候变化在社会层面的影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