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任志强]狐与胡:唐代狐精故事中的文化他者
  作者:任志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20 | 点击数:17607
 

主编推介:本期新青年任志强,男,河南卫辉人,山东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师,中原非遗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传说、故事研究及中原民俗研究。伴随着电影《妖猫传》的上映,人们开始热议古代妖怪文化。其实唐代最著名的妖怪不是猫,而是狐。论文考察了精怪故事类型中的狐精故事,从狐与胡的关系入手,以中西文化交通的视角重新审视解读唐代狐精故事。


 
  摘要:在唐代,狐狸精故事十分兴盛,数量在精怪故事中位居首位。仔细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发现故事中的狐狸精并非作者简单的精怪想象,而是对入居中土的西域胡人的隐喻。二者在体貌、服饰、发型、习俗、姓氏、文字、信仰、职业等诸多方面,存在彼此相通之处。这一现象与唐代中西交流、胡人大量来华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以狐喻胡这一观点成立的话,那么重新审视唐代的狐精故事,可以发现这些故事实质上反映了入居中土后胡人作为文化他者在汉人社会中的生活遭际及其边缘身份,这或可作为中西交流的参考史料加以利用和研究。
 
  关键词:狐精故事;西域胡人;中西交通;文化他者
 
  唐张鷟《朝野佥载》云:“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在宋人编辑的主要以唐代作品为主的笔记小说集《太平广记》中,狐精故事就达九卷之多,在精怪一类中居首。这些均表明在有唐一代狐精故事和狐神信仰盛行的状况,然而关于狐的故事及信仰早已有之并不始于唐,为何却在唐代如此兴盛?唐代故事中的狐狸精怪仅仅是一种想象还是另有原型?
 
  关于狐与胡的关系,学界已经作了一定的研究:陈寅恪先生最先指出狐臭与胡人之间的联系,认为腋气初为西域胡人的生理特征,因而“疑此腋气本由西胡种人得名”,应称为“胡臭”;等到西胡人种与华夏民族血统混淆既久之后,即在华人之中亦间有此臭者,倘仍以胡为名,自宜有人疑为不合,因其复似野狐之气,遂改“胡”为“狐”矣。之后黄永年先生将此论进一步推进,指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西域胡人东迁日众,才使得“狐臭”与“胡臭”联系起来;“狐臭”之词逐渐取代“胡臭”而流行的关键,在于当时社会上有着“以‘狐’诟‘胡’”这种风气的普遍存在。这两位学界前辈的研究均从考证狐臭与胡臭两词的历史渊源入手,指出了狐与胡存在的关联,但并未能对此加以充分展开论述;当代学者王青在研究中探讨了中古时期狐怪故事与西域胡人及其文化的对应关系,但对狐与胡相通的证据分析不够充分,对狐精故事文本本身的研究也略嫌不足。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太平广记》中的狐精故事记载为主要资料来源,从中西交通的视野出发,全面梳理唐代狐狸精故事中狐与胡相通的各种证据,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背景,并透析唐代狐精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利于人们重新理解这些故事的真正意涵。
 
  1. 唐代狐精故事中“以狐喻胡”现象举例
 
  古代汉人习惯将华夏边缘的民族视为蛮夷,即近乎野兽边缘的人。不仅将这些部族的名字加上象征动物的部首,而且用动物的习性来形容他们的体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在唐代,人们习惯将来自西域中亚一带印欧语系的人种视为胡人,其中尤以粟特人为最。在中古时期,狐与胡是两个同音异义的字,同韵、同调,同音反切。在唐代狐精故事中,狐与胡相通的现象随处可见。下面分别举例述之。
 
  (一)狐臭与胡臭
 
  根据陈寅恪的研究,中古时期的中国人称腋下散发出来的恶臭为“狐臭”,很可能就是源自“胡臭”,因为人们认为这种臭味一定是外来的,肯定是西来的胡人带入中国的。由于语音的关系,“狐”字经常被唐人用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异文化感觉,如同狐狸身上散发的恶臭。
 
  狐与胡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更早,在六朝志怪小说《异苑》中,有个名叫胡道洽的人,“体有臊气,恒以名香自防。”
 
  在唐代教坊司中,一位来自中亚的舞伎不仅像狐魅那样“有姿媚”,且体“微愠羝”,此即“狐臭”的委婉说法而已。住在蜀地的李珣是波斯人后裔,他文采斐然,“所吟诗句往往动人”,但却遭到文友以狐臭为由的嘲笑:“异域从来不乱常,李波斯强学文章。假饶折得东堂桂,胡臭熏来也不香。”
 
  (二)“白衣”与胡服颜色
 
  狐精故事中的化身无论男女以着白衣居多,如《太平广记》(以下简称《广记》)卷第四百五十四“尹瑗”条(出《宣室志》)中的狐精是位“白衣丈夫”,卷第四百四十九“林景玄”条(出《宣室志》)中的老狐“衣素衣,髯白而长”,卷第四百五十“祁县民”条(出《宣室志》)中的狐精所化为“白衣妇人”,卷第四百五十四“韦氏子”条(出《宣室志》)中的狐精化身为“素衣”女子,沈既济《任氏传》中的任氏也是身着白衣。
 
  穿白衣,是西域胡人的穿着习惯。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记载:“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指出西域服色禁忌:“吉乃素服,凶则皂衣。”此书多处记载了西域各国服白衣的习俗。
 
  (三)“截发”与胡人发型
 
  狐精故事中时有狐精截人发的记载。如《广记》卷第四百五十“靳守贞”条(出《纪闻》)云:
 
  霍邑,古吕州也,城池甚固。县令宅东北有城,面各百步,其高三丈,厚七八尺,名曰囚周厉王城,则《左传》所称:“万人不忍,流王于彘城”,即霍邑也。王崩,因葬城之北。城既久远,则有狐魅居之。或官吏家,或百姓子女姿色者,夜中狐断其发,有如刀割。
 
  狐魅截发在北朝时就有记载。《洛阳伽蓝记》卷四载孙岩的狐妻被孙岩发觉疑似狐魅后,临走时竟将孙岩发截掉,后京邑被截发者竟多达130余人。这种事在正史中也有记载,《魏书》卷一百一十二上《灵徵志》“毛虫之孽”条载:“高祖太和元年五月辛亥,有狐魅截人发”,“肃宗熙平二年,自春,京师有狐魅截人发,人相惊恐”。《北齐书·后主纪》云武平四年正月:“邺都、并州并有狐媚,多截人发。”更早的记载出现在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中写老狸精被除,“明旦发楼屋,得所髡人结百余”。《搜神记》记载此事时作老狐,“结”作“髻”,都是指人的发髻。狐魅截发或与头发含有人之精气、狐魅吸人精气有关,不过截发也透露出了狐魅与胡人存在关联的蛛丝马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周星]“现代成人礼”在中国
下一条: ·[毕旭玲]“伪民俗”判断之判断
   相关链接
·[王青]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见下的胡人形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