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人文学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人文学术

科技人文携手 传承创新同行
——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在比利时闭幕[视频]
  作者:记者 吴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13 | 点击数:2477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吴 刚

  8月12日,为期一周的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在比利时东部城市列日落幕,主题为“全球转变下的挑战与责任”。

  本届大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和世界人文大会基金会共同举办。来自全球的近千位学者、政界、艺术界与传媒人士以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就全球转型期的人文科学、人类与环境、文化遗产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在本届大会上,中国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备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戏曲学校、中国互联网企业腾讯等机构和企业的代表,向国际同行分享了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今年7月初,中国可可西里和鼓浪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意味着,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经增至52项,名列全球第二。据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介绍,中国政府和社会对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中国推行了名录制度,设立了传承人保护制度和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度,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持续深入进行”。

  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与会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很少有国家能像中国这样通过立法等方式来建立一套有效的传统文化保护机制。“中国在保护文化遗产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国际哲学与人文理事会副主席路易兹·奥斯特比克指出,“不管是在广义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是文化和人文主义的传承方面,中国政府、机构和企业一直十分积极努力地采取行动。”

  关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朝戈金认为:“人文学者不应排斥科学技术,而是应该与之携手。越来越多的事例也表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和互补,将有利于人类的长久福祉。”

  电子科技大学的谢梅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利用信息技术传承和创新古羌文化的经验,把阿尔麦部落音乐以及马拉墩藏人的多声部音乐这些来自远古蜀山部落的惊天绝唱带到世界舞台上。谢梅认为,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保护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长存又常新,是一项急迫而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本次大会上,中国互联网企业腾讯集团的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了互联网技术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经验。

  “新技术也催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在互联网走到十字路口的当下,我们要推动互联网与人文更密切的融合。”程武说,以此为手段,从人类几千年的智慧中寻找力量,可以把人类带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腾讯正在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互联网与人文的融合,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

  据悉,腾讯正在尝试与艺术大师合作,比如邀请非遗继承人吴百锁、王占忠用木版画和剪纸描绘动漫形象,在网络上广受好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与每个个体的生活连接起来,尤其是以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和形式传播开。”程武认为,“只要找到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和形式,传统文化就能在互联网时代大受欢迎,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活’起来。”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加多样、有效的途径。南丹麦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克里斯汀·多特讷尔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利用数字技术保存与展示传统文化遗产,从而唤起人们的兴趣与重视。同时,人们还能够通过创新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形式的转化,让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地融合。

  “人文学者希望与科技携手,彼此合作而不是彼此取代,才是健康发展的途径。”朝戈金说,用科技助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也为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

  (本报布鲁塞尔8月12日电)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17年08月13日 03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数字时代下的青年、创意者新生态与传统文化活化
下一条: ·朝戈金:朝向可持续发展的新人文学术
   相关链接
·[斯蒂芬·麦克萨尔]人文科学的非预期价值·[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
·[维纳德 苗千]如果一个人完全抛弃人文学科会怎样?·[奥撒格哈尔]文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
·[比瓦基]本土故事的重要性·[塔尼拉·波妮]城邦核心的诗人
·[阿达玛·萨马赛扣]人文性或者说如何满足人类对人文的渴求·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成立
·朝戈金:朝向可持续发展的新人文学术·人文携手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程武:让互联网站在人类思想的河流上·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IFFS)在比利时列日宣布成立
·格塔丘·安吉达:人文科学的价值,正在于赋予世界以意义·“人文性”把人与人连起来
·世界人文大会上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朝戈金研究员连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
·程武:与人文共享连接的力量·朝戈金:机器人可以写诗,但永远不能取代荷马和普希金
·全球转变下的挑战与责任: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开幕·“2017年世界人文学术大会:面对全球转型的挑战与责任”在比利时列日市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