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邓启耀:梦得寂寞 ——怀念李亦园先生
  作者:邓启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4-25 | 点击数:1982
 

  为了弄明白中国人认知和行为的文化心理根源,我曾经努力地钻研过一阵子神话及巫术。因此,读到李亦园先生探讨传统宇宙观与信仰系统对现代社会文化影响方面的研究论著,颇有同感。我很喜欢李亦园先生的这段话:“从近代对于神话的研究里,我们越来越明白,神话对于一个民族知识与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创造上所占的关键性地位。一个缺乏神话的民族就好像一个不会做梦的个人,终而会因创意的竭丧而枯耗至死。”[1]我在研究生中讲神话学,必以这段话开头。

  得以亲聆李亦园先生面授的学缘,亦始于神话。1995年春,由李亦园先生牵头召集,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和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主办,在台湾召开了一个规模很大的“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参加学者来自中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韩国、荷兰、俄罗斯、美国等,多达150多人。看名单,有饶宗颐、柳存仁、李福清、乔健、王秋桂、王孝廉、陈庆浩、龚鹏程等学界名家。大陆学者邀请了钟敬文、马昌仪、肖兵等九人。钟老时年九十多岁高寿,未能成行,由博士生杨利慧代表。当时两岸关系解冻不久,双方审查都很严。被邀请的大陆学者,成行的只有马昌仪、李子贤、李少园、叶舒宪、杨利慧和我。我当时刚刚完成中国神话思维结构方面的研究,正沉浸在对黑巫术——另一种“非常意识形态”的调查中,就提交了一篇《巫蛊传说与民间秘俗》[2]的长论文参会。大会安排发言时,我正好有幸与李亦园先生同场。先生和胞弟李少园合作完成的论文是《端午与屈原:传说与仪式的结构关系再探》,从结构角度探讨端午传说与仪式的关系,将中国古代天文节气如冬至-夏至及阴-阳、昼-夜、德(生)-刑(杀)、火-水、燥-湿等对应关系,做列维-斯特劳斯式二元结构的分析。那种把节日民俗放在广阔文化语境和认知结构中的做法,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先生在会议论文集序言里还特意提到:“对我个人来说,这一次的研讨会也特别具有意义,因为舍弟李少园帮我解读古典数据,得以完成《屈原与端午》的论文,并及时来台参加会议,公事与亲情得以兼有,自然是十分喜悦之事。”[3]这让我十分好奇,兄弟俩分隔两岸,其间有多少故事?

  

李亦园著《宗教与神话》

  我是第一次到台湾。对台湾印象最深的,就是台湾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学者不必说,让人吃惊的是一个像剧场式的会场,居然坐满了人。大会发表三十三篇论文,分十场,开足三天,讨论时间比较充分。会议地点在图书馆,对民众开放,来听会的人不少,且提问十分踊跃。如果发言学者引用了流行的古籍或外国理论,有几位老者一定会在版本或翻译问题上给予质疑。我以为他们是哪个大学的教授,问起来,才知道是图书馆的学术会议发烧友,凡会都去听,凡听必提问,身份就是普通老百姓。有几位发言学者,被提问老者“追打”到招架不住。幸好我用的是田野材料和地方志文献,他们饶我一炮。但他们给我的启发很重要:写文章,应该尽可能说自己的话,用一手的资料。

  台湾学者的博学与谦虚,也让我们感动。他们对中国古代文献的深厚研究功底,让人我十分佩服。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在这里就没有断过。即使这样,面对质疑,他们都立刻自我检讨,认真修订,皆谦谦君子的做派。比如,李亦园先生在会议发表论文中,特别注明:“本文在大会宣读时,承饶宗颐、柳存仁、乔健、李壬癸先生多所指正,特致谢忱。”连对我这样的晚辈,李亦园先生都是十分谦和。记得李亦园先生送我书,其中,有一套他在台湾出版的《文化的图像:文化发展的人类学探讨》,[4]下册精装,上册平装,他一再抱歉,说找不到一式的精装本,只好这样将就了。回去拜读李亦园先生大著,发现先生涉猎极广,不仅在神话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更由人类学兼及文化学、比较宗教学、家庭宗族研究等,主要以台湾、华南汉人和少数民族社会、海外华人社会为田野考察对象。

  

李亦园著《文化的图像:文化发展的人类学探讨》

  第二次见李亦园先生是七年后了。2002年,乔健教授邀我参加他主持的“依山·依水·族群:两岸民族文化与发展研讨会”,会后随徐杰舜教授一起去拜访李亦园先生。在李亦园先生家中,先生关切地询问我们各自的情况。那时我已经调入中山大学,但先生还记得我在云南办《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的事。我笑答,那是一个唐·吉坷德式的梦,很辛苦,很寂寞,也很愉快。先生夸奖它内容不错,有许多具有人文价值或人类学学术意味的选题。他说自己年轻时梦想报考的专业是地理学,特别喜欢人文地理,可惜当时的学校没有这个专业。后来做了人类学,要到处跑,发现它们有一些相通之处,也就喜欢上了。虽然做人类学比较寂寞,但那种遥远的梦想和文化震撼是很迷人的。“寂寞”,是先生为他的学弟乔健教授田野笔记《漂泊中的永恒》写序时用的关键词:“寂寞的人类学生涯”。说到我寄给他的杂志,先生还特意带我到地下室的书房,指着成套放在书架上的《山茶·人文地理》杂志,说:“我每期都读,读完都好好收藏在这里呢。”我很感动,也很遗憾,说现在已经离开杂志社,以后不能再给先生寄刊物了。

  临行,先生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他刚在大陆出版的《李亦园自选集》[5],签字送我。接过书,没想到先生写的是:“启耀兄雅正。李亦园敬赠,二00二,十二,十六”。先生对晚辈竟也如此称呼,是我想不到的。一方面深感惶恐,一方面对先生这种位虽高而人谦和的君子“习惯”,产生由衷敬意。

  

李亦园著《李亦园自选集》

  一别又是十余年,只能通过先生的书,继续承接教诲。想起第一次见面临别,我发表的感言是:做人类学,最有意思的生活,是在野外,与天地对话;在书斋,和智者交流。有书在,我们可以跨时空神交。

  近日忽闻李亦园先生去世的消息,隔着海峡,无法前往送别,唯有东向遥拜,祈愿先生走好。

  其实我不认为先生已经离去。他的精魂,已经和他那些呕心之作,长存于世,永远与我们相伴了。这,又是学者之幸。他们可以将生命的一部分,化为文字,留在世界。

  从书架上取出先生送我的书,在海峡那边吹来的雨云下,一个人猫在房间里慢慢翻阅,心田滋润。读着读着,又想起李亦园先生关于神话和梦的说法。我觉得,李亦园先生,就是一位在民族知识与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创造上,将梦想与人生完美结合的人,尽管如先生所说,梦得有些寂寞。

  *本文图片为作者提供。

  注释:

  [1]李亦园:《时空变迁中的神话》,见约瑟夫·坎伯著,李子宁译:《神话的智慧:时空变迁中的神话》序,第6页。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2]邓启耀:《巫蛊传说与民间秘俗》,台北:汉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511—538页。台北: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天恩出版社,1996。

  [3]汉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页,李序。台北: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天恩出版社,1996。

  [4]李亦园:《文化的图像:文化发展的人类学探讨》。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2.

  [5]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南京大学紫金人类学” 2017-04-25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刘锡诚]黄石:一个被隐没的民俗学家
下一条: ·深切缅怀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柯杨教授
   相关链接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整体与多脉传承
·[邓启耀]身体表达的规训、转译和文化体系·[邓启耀]一张珍贵的照片——怀念乌丙安先生
·[邓启耀]陶塑:泥土烧结的文化志·[邓启耀]民俗影像拍摄的现场语境
·[邓启耀]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的多重文化遗产价值·[邓启耀]不离本土的自我传习与跨界传播
·[邓启耀]符像的仪式场域及表述语境——民间法事祭祀用符像的视觉人类学考察·[赵旭东]怀念李亦园先生
·[邓启耀 熊迅]卫星和互联网情境下的神话学讨论·[邓启耀 德费尔]巴西1938:列维-斯特劳斯与当地摄影师的不同视角
·[邓启耀]谁的祠堂?何为遗产?·[邓启耀]《视觉人类学导论》前言
·邓启耀:《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邓启耀 编著:《视觉人类学导论》
·[邓启耀]《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和他性间探问》后记·[邓启耀]隐性“博物馆”数字化保存与呈现
·[邓启耀]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邓启耀:电影传播文化 首先要拍得好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