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张卓晶]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三种民俗语言研究方法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民俗语言研究方法———以陕北说书研究为例》简述
  作者:张卓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13 | 点击数:3562
 

  作者简介:

  赵学清,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孙鸿亮,延安大学文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0FYY015)


  文章论述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民俗语言的方法,主要讨论了田野调查、口头诗学理论和交叉学科三种研究方法在陕北说书研究中的运用。

  文章一开头对民俗语言进行了狭义和广义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由于戏曲歌谣流传在口头,且具有生活化的特性,是一种因社会阶层和文化程度等产生的言语共同体,因此,戏曲歌谣应当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研究民俗语言,田野调查是十分必要的。其原因有二,其一,西北戏曲歌谣是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依据,是先民智慧经验的积累;其二,民俗文化中的日常行为、仪式信仰和观念带有民间阶层表述的显明言语特点,且西北戏曲歌谣又处于生存危机之中,自然需要田野调查研究其完整的价值,保护民俗语言的民间“活态”。文章同时提出,民俗语言的研究需要改善研究方法,文章以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的言语民俗学研究成果、丹麦学者易德波的扬州评话的研究以及美国弗里教授的口头诗学理论研究为例,说明民俗语言研究要注重科学方法,要注重调查研究对象的原始性,中国的“活形态”的口头传统正是中国的民俗语言研究的优势所在。

  文章在谈及西北地区戏曲歌谣研究的重要理论,即口头程式理论时,文章认为,城市、主题或典型场景和故事类型这三个结构性的单元概念是口头诗学的基本框架。文章重点讨论了口头程式理论中的“程式”研究。文章认为,陕北戏曲歌谣中的“程式”经常表现事物和意义,如“马、箭、酒”经常出现,这类程式的格式都是名词和借代/借喻的组合;描述年轻貌美的女子时会使用可替换的程式;陕北戏曲歌谣中有与方言密切相关的程式“动词+脱笼”、“动词+不定”等;陕北说书中也常出现“高楼十三层”这样稳定的程式等。这些程式并不是什么陈词滥调,而是我们重新认识民俗语言的起点。

  中国现代民俗学奠基人钟敬文先生曾提倡建立语言民俗学,以加强语言学和民俗学的交叉研究。文章认为民俗语言研究需要重视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上层文化的经典思想向下层文化中传输时,不同版本的地方化叙事会在下层文化中产生,如儒家忠孝观念在民间文化中可能体现为各种易接受的叙事与故事。陕北说书研究还需要重视陕北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此外,陕北说书与陕北文化密不可分,陕北说书保留了原始艺术的基质,保留了陕北文化的内在特征,因此我们需要进行语言学和陕北地域文化的交叉研究。

  (原文刊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9月2日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张涌泉]写本文献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下一条: ·[郭俊红]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全国第三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相关链接
·[杨丽波 刘永发]从民俗语言的运用看赵树理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张筠]伟大的“言说”历程
·[曲彦斌]“民俗语言学”学说的原创历程·[乌丙安]民俗语言学的创建与拓荒
·[刘颖]中国民俗语言学研究20年述评·[赵学清 孙鸿亮]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民俗语言研究方法
·[王文宝]民俗语言在俗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首部深圳本土民俗语言著作《深圳民间熟语》发行
·[兰玉英]成都东山客家方言中关于生命的民俗语言现象诠释·民俗语言学家解析重阳节的“口彩”
·[季剑青]北京话的乡土底色·曲彦斌:给方言保留必要的话语空间
·中国民俗语言学研究日趋成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