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作者:记者 赵艳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25 | 点击数:4695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文化部非遗司的业务指导下,由光明网主办、中国移动咪咕文化协办的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24日圆满结束。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在致辞中说,非遗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提高非遗传承发展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举办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目的是关注默默奉献、辛勤坚守的非遗保护人士,发挥榜样的力量,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在致辞中说,传承中华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活动体现了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希望有更多媒体加入到非遗传播工作中来,助力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本次推选活动2017年11月初启动,通过专家推荐、各省市文化厅局推荐以及个人自荐等多种形式,共收到有效推选1229人次。经过网友投票、专家评议等多个环节,最终推选出10位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巴莫曲布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丁承运  古琴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郭俊陆  老陈醋酿制技艺(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尚长荣  京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淼  浙江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调研员

  乌丙安  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吴水根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严蔚冰  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姚建萍  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钟连盛  景泰蓝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01月25日15版)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民间游戏能否唤回当代孩子日常乐趣
下一条: ·国家级非遗浙江婺剧瑞士迎新春
   相关链接
·[张竹村]国际非遗保护领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工匠管理机制分析与启示·[王雨铭]生成性遗产:民间文学类的非遗保护建构
·[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在地实践:以浙江省“3+N 保护行动(2018-2024)”为主线·[陆慧玲]非物质文化遗产叙事的时间重心:朝向当下与未来的遗产保护理念
·[李媛媛]数智时代非遗保护政策演进理路·[李永良 李璐]民间美术非遗保护出版研究乱象刍议
·[赖伟鸿]回归戏剧表演传统:从“戏/俗二分”到“戏/俗并置”的非遗保护范式转型·[葛玲]当代赫哲族“伊玛堪”传承情况调查
·[高崇勋 周恩 吕志华]非遗保护视域下山东地方戏曲助力民俗场馆建设研究报告·[程瑶]“活鱼要在水中看”:非遗保护政策研究的立场、理念和循证路径
·如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
·[巴莫曲布嫫]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数字环境中的非遗保护:互联网失序治理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法制与新闻》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