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七夕”除了商业消费,还有多少文化精髓?
  作者:记者 刘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05 | 点击数:9033
 

  相关链接

  在中国台湾,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七娘妈”这个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在民间深受崇拜,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纪念“七娘妈”的日子。台湾少男少女在七夕举办成人礼——从婴儿出生起戴在颈上的锁牌在七夕节当天取下,虔诚的母亲或祖母还要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

  在日本,七夕节又称七夕祭,许多女孩子穿着色彩艳丽的夏季和服,手持日本传统扇子,脚穿木屐,走上街头欣赏每年夏女烟花大会。这天,人们不祈祷得到爱情,而是祈求拥有一身好手艺。每年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自家院内的小竹子上。在一些大型的庆祝典礼上,还会举行竹饰大赛。这个习俗,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

  在韩国,七夕节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当天早晨妇女们把瓜果摆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这天,各个家庭都摆着麦煎饼和当年第一次收获的水果,一些地方还要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七夕当天饮食也有讲究,传统食品有面条、麦煎饼、蒸糕等。      

  背景知识

  已有2000多年历史

  8月6日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七夕节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极富浪漫色彩的节日。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七夕节、女儿节。此外,它还有很多别称: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有此称,也称重七)、香日(俗称这天牛郎织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致满天飘香)、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等。

  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王思潮介绍,从目前的文献记载来看,早在汉代就有了七夕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王思潮表示,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姑娘、妇女们重视和喜爱的日子。传说牛郎织女每年都会在这天夜里相会,即“七夕”鹊桥会。事实上,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也是始于汉代。

  王思潮表示,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七夕节也有吃的风俗。七夕夜,人们一面欣赏璀璨的星空,假想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场景,一面吃着各种巧食(瓜果和面点),为自己的婚姻幸福、家庭美满而祈祷。     (蔡玉高 周润健)

  小贴士

  怎样观赏牛郎织女星

  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那么,如何在夜空中寻找留下千古佳话的牛郎星、织女星呢?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人们之所以把农历“七月初七”作为牛郎织女的相会日,是因为古人认为“七”是个吉利数字,有圆满的意思。而且“七七”之夜,是月亮接近银河的时候,如用天文望远镜观看,会看到银河里密密麻麻的星群。而半个月亮的余光洒向银河,便成了人们想象中的“鹊桥”。

  王思潮介绍,在晴夜,最好是在天黑后两小时左右,人们可找一处不受城镇灯光影响的安全地方来观看。在横贯长空的银河中间与两边,有3颗明亮的星星,其中最亮的一颗呈青白色,它在银河西北边,这就是织女星。织女星的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就是传说中织女编织的美丽云霞和彩虹的梭子。另一颗亮星在织女星的南面偏东,即银河的东南边,它就是牛郎星。牛郎星是颗微黄色的亮星,位于它两边的两颗小星叫扁担星,就是牛郎挑着的一对儿女。

  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她私自下凡与牛郎相爱,生育了一对儿女,可是天帝硬逼着织女离开人间,只允许织女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与牛郎和儿女相会。此时,天上的喜鹊会为他们搭起彩色桥。

  王思潮表示,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意蕴深长,实在不逊于西方的情人节。 (蔡玉高 周润健)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新网-河南日报 2011年08月05日 09:38

上一条: ·[冯骥才]为未来记录历史
下一条: ·[杨念群]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重建”?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