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黄永林 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
  作者:黄永林 邓清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9-28 | 点击数:12144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形成

  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加强非遗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国,自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进入大众视野后,伴随着专业化、系统化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展开,学界也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和相关问题展开了学术研究,例如从非遗本体到非遗传承人等理论层面对非遗保护进行整体论思考,也针对不同地方、相关民族的具体非遗保护实践进行微观研讨。伴随着非遗研究逐渐走向专业化、多学科化,非遗学科建设也在探索中开展起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理论探讨

  随着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随之产生的建立普查工作体系、确认代表性传承人、建设非遗博物馆以及合理利用非遗资源等实际问题,均需以相应学科的专业知识作理论阐释和行动指南。有学者在梳理非遗学的缘起与发生后指出,非遗学有自己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其他学科不能代替,“我们经常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这样一个独特概念定义它,把它单独地在遗产、在文化中分类,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对象、概念,它就必然还有独特的学术结构,它会利用其他的学科,但自己又形成了独特的学科”。有学者甚至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的对象世界的发现和这一新的概念的熔铸形成,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于这一新的对象世界的认识的飞跃,意味着以这一新的对象世界为研究内容的新的学问或新兴学科,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诞生的可能和必要。”非遗学作为一门新学,是适应国际国内非遗保护需要而兴起的,虽然与民俗学等传统学科有很大程度上的重叠交叉,但非遗的性质、对象、概念的独特性,这是它能够成为一门新学科的现实基础和根本前提。

  这些年来,在非遗研究相关领域涌现了大量研究著作和成果,学者们积极参与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为非遗学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研究情况主要可以归为以下几类:一是围绕非遗展开的关于概念、特征、内涵、性质等的讨论分析;二是关于非遗主体的研究,比如关于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研究;三是关于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问题与对策、保护方法、保护模式等研究;四是介绍分析国外非遗保护的模式和经验,为中国的非遗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五是针对某一类非遗进行具体的保护和传承分析,例如传统体育类、节日类等。另外还有很多成果从多学科、多视角出发,例如从旅游视角、从法律视角等来看待非遗的发展问题。这些研究为非遗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有学者认为:“无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政府在推动非遗保护的宗旨和目的来看,或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意义来说,还是从传统学科发展的需要而言,以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安身立命的角度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都不仅仅是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之学,而且是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之学。”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特点是政府推行力度大、节奏快。为有效推动非遗保护工作,我国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2月,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文化部授权成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负责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12月,更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2006年9月,更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5年3月,国家形成了由文化部牵头、九个部委组成的非遗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集中起来协调解决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008年,国务院在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管理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非遗学科的建设也随着全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而不断推进。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在原民间美术室的基础上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同年,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正式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并发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指出“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优质服务”,从此拉开了高校非遗学科建设的序幕。2003年,中山大学成立了“传统戏曲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后更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标志着非遗研究正式成为我国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研究中心还建立了非遗研究网站,创办了以发表非遗研究成果为主的《文化遗产》期刊,并且每年出版蓝皮书《中国非遗保护发展报告》。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文化学系成立并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后设立博士点,主要培养非遗研究与规划管理的专门人才。2006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名单,中山大学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二级学科名列其中,标志着非遗学在高校研究生教育序列被正式确认。2008年,中山大学开始招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Master of Culture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MCA”)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十余年间培养了3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大多数已成为研究、保护、宣传和传播非遗的骨干力量。刘守华领衔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学科作为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双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的特色学科,多年来为非遗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该学科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设民间文学课程,1986年设立民间文学硕士点,2003年设立民间文学博士点,2006年1月成立湖北省高校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于2007年获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全国首届40个先进集体中唯一的高校代表。该学科的民间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方向积极对接社会现实需求,在非遗数字化、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文化科技融合与创意产业发展等研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与此同时,国家学科分类体系为了适应这种新变化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中,“75037中国民间文学”属于“750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85050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属于“850民族学与文化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值得注意的是,新设置的“850民族学与文化学”(原名为“850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有“85070文化学”二级学科,下增设了“文化遗产学”三级学科。以此推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文化遗产”三级学科的一个方向,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文化遗产的重视。此后,数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相继在中国语言文学、民族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学科下开设了非遗方向的研究生专业。许多高校在本科课程中开设了与非遗相关的课程。

  然而,在教育部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和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并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进行调整和修订。学科目录中没有文化遗产学科,非遗也未列入本科专业目录。显然,非遗学科在教育部学科分类体系和本科专业设置中,并不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由此可见,非遗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政府、学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名正言顺地列入国家学科分类体系,以便构建起完善的非遗学的学科框架,形成独立的学术知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使之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科。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0月11日,天津大学召开申请新增非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专家论证会。会议认为,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三大研究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本校建筑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凝练培养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学科方向特色鲜明,已具备设立非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良好基础。专家组集体讨论后,一致同意天津大学设立非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天津大学申请新增非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及天津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对促进我国非遗保护与研究领域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建议进一步明确学位点学科定位,突出学科交叉融合,聚焦人才培养,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非遗保护与研究领域高层次人才发挥重要作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具有重大意义,而这些工作既需要完备的认知理论与研究体系,也需要强大的人才团队,因此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和培养非遗保护的专业人才是十分重要且极为迫切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杨利慧]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
下一条: ·[季中扬]《庄子》中的技艺美学与工匠精神
   相关链接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
·[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陈趣联]非遗难题与高校学科建设·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杨利慧: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
·新文科背景下民俗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
·[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郑然鹤 庞建春]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教育的现状和启示
·“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在复旦大学举行·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开班
·“论道稷下:中国民俗学高峰论坛(2021)”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1)预备通知
·聚焦非遗教育,共探非遗学科建设之路·[萧放 贾琛]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