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音影图文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音影图文报道

“霓裳银饰—多彩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艺术展”开展
  作者:崔力文   摄影/图:崔力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1-03 | 点击数:7044
 




苗族银饰角比真实的牛角长和大一些,源于苗族的审美观是一个夸张的审美观。 崔力文 摄

 

  中新网海口11月3日电(崔力文)3日,“霓裳银饰—多彩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艺术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开展。

  关于办展的初衷,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朱良津告诉记者,“博物馆开放以后,各个兄弟博物馆间加强横向联系,携手共同进行展览。海南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黎族文化丰富,贵州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们想通过两省互相办服饰展览来展现省市辖内民族的文化。”

  据悉,中国西部的贵州世居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回、白、壮、毛南、瑶、蒙古、满、仫佬、羌等17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和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使贵州民族服饰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众多的传统样式。

  朱良津说,“此次展出的这些服装是生活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当中的主要的服饰类型。这些服饰反映出各个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和风俗习惯。另外,服饰上面装饰艺术这一块,有少数民族的刺绣、编织和蜡染这样一些技艺,从服饰角度向海南人民传达贵州服饰的丰富多彩。”  

  此次展览总策划张桂林说,苗族支系很多,此次所展出服饰包含中国历朝历代的服饰元素,如汉代、唐代、宋代的造型和服装样式在苗族服饰上多姿多彩的呈现。

  观众小陈觉得眼前的苗族银饰角比真实的牛角长和大一些,贵州博物馆藏品部副主任吴一方介绍道,“苗族的审美观是一个夸张的审美观,苗族的诗歌非常的夸张,把这种浪漫主义的夸张应用到银饰上来,银饰也是非常的夸张,这银角比真正的牛角还要大,像这个又比较小,是极度夸大夸小的审美趋向。”

  据介绍,此次展出以民族服饰套装,服饰装饰工艺为主,配以风光、风情习俗图片和影视图像。展品约460件,其中完整的不同类型的服饰42套、装饰图案65件以及银饰200件。

  海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希望观众从中感受到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所展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贵州少数民族和谐自然,勤劳淳朴的劳作生活,以及神秘而深厚的文化古风,从中得到有益的体验和审美的愉悦享受。”(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11月03日 16:5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鲁北首家民间博物馆记录“母亲的艺术”
下一条: ·2011年南锣鼓巷文化发展论坛在蓬蒿剧场举办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
·[张小军]鬼与灵: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 “稻鱼鸭” 生态系统:农耕文明的传统智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