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中国魅力感染世界 外国人喜庆过中国年
  作者:南京日报 综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07 | 点击数:10099
 


中国“财神”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发红包。

每逢春节来临,巴黎市民总会携家带口来到街上和华侨华人一道庆祝节日。

德国贺卡风行。


  随着地球村步伐的加快,一些西方洋节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春节也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春节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与它本身的文化魅力和价值分不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海外华人人数的增长、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深入等,都是春节在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原因。春节不仅是海外华夏子孙传承中华文化的日子,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日子。那么,从未到过中国的外国人是如何欢度中国最为传统的佳节呢?

  春节期间,英国的大街上会增添许多Chinese New Year(中国春节)的东西,非中餐馆也会添置几道“Special Meal Deal for Chinese New Year”(专为中国春节准备的菜肴),英国大报推出“中国周”教人学汉语,英国也处处洋溢着中国春节的气氛。以伦敦为例:有一年的大年初一,3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不是华人)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齐声高呼“恭喜发财”,当时的场面令所有华人都感到无比骄傲。舞龙舞狮、爆竹烟花、盛装巡游、文艺表演等欢庆活动令人目不暇接。两个广场上还有文艺演出和烟火表演。伦敦警方将相关街区全部变成步行街,持续一整天的庆祝活动盛况空前。这一天伦敦简直是中国化了,乐滋滋的孩子们手里拿着拨浪鼓和气球猪;喜欢中国美食的男男女女挤在唐人街共进中餐;在市中心的唐人街,年轻人纷纷用相机、手机、摄像机留住舞龙舞狮表演的倩影;有些英国人干脆穿上了中国的唐装……伦敦俨然成了中国的北京,成了一座中国城。此前伦敦已举行过两次春节彩灯游行,有10万人参加了这一活动,其鲜明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使游行获得巨大的成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南京日报 2011年02月05日 15:0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各地举行丰富多彩民俗文化活动 共贺新春佳节
下一条: ·济南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评出
   相关链接
·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
·[李向振]现代文明视野中的中国春节及其时代价值·[朝戈金]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
·[杨秀]让年味儿重新浓烈起来·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刘晓峰]春节研究——新年节日群的内在结构与演变·春节申遗成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
·[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