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人生礼仪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什么是民俗人生礼仪

婚姻习俗
  作者:CFS 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14 | 点击数:18648
 

  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制度。婚姻作为民俗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婚姻的形态和婚姻仪礼两个方面。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婚姻呈现多样性,最为普遍的形态是“一夫一妻”,这种婚姻制度形成得很早,但是这只是针对妇女而不是针对男子,同时,这种婚姻基础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后一般是女子从夫,居于男方家中。

  除开“一夫一妻”的婚姻形态中国的传统社会还存在许多特殊的婚姻形态:如抢婚,这一习俗十分古远,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已经存在,氏族成员之间不许通婚,为了保证繁衍,一个氏族的男子就不得不在天色渐晚的黄昏去偷袭别的氏族,抢走他们的女子做为结婚的对象,所以汉字中“婚”实际上是由“昏”演化而来。今天还有一些僻远或贫穷的地区还存在抢婚这一种婚姻形态。还有童养婚、指腹婚、冥婚、入赘婚、转房婚、典妻、不落夫家、表亲婚。

  许多人对于童养婚、指腹婚、冥婚、入赘婚、表亲婚比较熟悉,所以在此只介绍一下转房婚、典妻和不落夫家。

  转房婚是指长兄亡故,小叔与嫂子结为夫妇,这样使财产、劳力、后代子女都不至于流失,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都盛行转房婚,如历史上有名的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在其死后嫁给单于的长子。

  典妻是最为典型的仅仅为繁衍后代而形成的婚姻。家境富足的男子如婚后无子嗣,就可以出一笔钱,让贫困人家把妻子典当给他,等生育后代,留下子女,归还妇人。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就描绘了这种非人道的婚姻形态。

  不落夫家是新娘出嫁后,只在夫家住几天便回娘家长住,与其夫偶尔相会,直至怀孕临产才被接回婆家,这主要是为了鉴别妇女是否具有生育能力。在广东、广西、福建惠安一带及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比较流行。

  至于婚姻仪礼,在古代一般沿用“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后世一般分为议婚、行聘、过庚、迎娶、合卺阶段。

 

  文章来源:CFSNet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成年礼
下一条: ·寿诞习俗
   相关链接
·[林继富 闫静]从礼俗现象到生命过程的探寻 ——基于中国人生礼仪研究70年(1949~2019)的讨论·[萧放 贾琛]传统人生礼仪:“过去”如何被“日常化”?
·[萧放 何斯琴]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八木透 晁汐]民俗学中婚姻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萧放 何斯琴]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刘萌萌]浅析人生礼仪中的吉祥图像
·[姜义华]礼敬人生——《图说中国人生礼仪》代序·仲富兰:《图说中国人生礼仪》
·永泰古城仍保留古老的殡葬仪式·[高忠严]人生礼仪及其蕴藏的真挚情感
·[乌丙安]两性民俗学发生论:两性关系与难以控制的婚姻习俗模式·[乌丙安]两性关系与难以控制的婚姻习俗模式
·[王剑]《滇黔土司婚礼记》与西南少数民族土司时期婚俗考·[杨筑慧]妇女外流与西南民族婚姻习俗的变迁
·七夕晒晒“古早”的结婚证:清末结婚证一米长·“拆弹红条”:金华年轻人怕伤感情不敢用
·[吴晓峰]先秦嫁娶季节新论·[张举文]重认“过渡礼仪”模式中的“边缘礼仪”
·求子习俗·生育习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