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端午与文明生活”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举行
  作者:记者 周伟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5-26 | 点击数:102260
 

   端午节,是中华各民族普遍认同的节日,也是一个千年相传的公共卫生防疫节。

  5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嘉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端午与文明生活”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海盐南北湖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论抗疫背景下的端午民俗。

  本次活动承办单位是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广旅局、嘉兴市文联、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办公室承办,协办单位是嘉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嘉兴市非遗保护中心、海盐县文联、平湖市文联。

  令人赞叹的是,今年已是嘉兴举办端午学术研讨会的第13个年头。一个地级市何以如此重视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专家学者们在今年的研讨会上发表了什么观点?该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哪些成果?……读嘉·人文记者一探究竟。

  擘画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新蓝图

  民俗文化要生生不息,就必须要关心人民,关心时代。

  本届研讨会以“端午与文明生活”为主题,以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为背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回顾、探讨中国端午节及其他传统节日与文明生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研究传统节日与文明生活尤其是公共卫生的表现形式、本质特征和精神内涵,以及彰显全球疫情防控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端午文化精神内核,倡导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文化,倡导现代文明理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介绍道,本次研讨会主办单位从应征的60余篇论文中评审出20篇论文,加上特邀的10篇论文,共有30篇论文在会议上进行交流。“这些论文,既有对端午习俗的深入研究,也有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传统防疫抗疫习俗的新探讨,为丰富后疫情时代的文化建设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提供参考。”

  经过十余年的经营,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已成为我国颇有影响的学术品牌,硕果累累,譬如编纂出版六卷本《中国端午节》,最新出版《“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调查、研究并助力嘉兴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二十四节气……

  近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及其三年行动计划。这是最近几年嘉兴全方位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建设。文化赋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专家学者们的学术支持。嘉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郭保东说:“嘉兴端午学术研讨会的学术影响和学术成果,已经为民俗文化参与现代化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学术引领,也为我们活化、丰富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兴端午习俗,塑造嘉兴端午文化品牌提供了学术支持和学术提升。嘉兴端午习俗业已成为全市老百姓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吸引了全市人民的广泛参与。”

  研讨会现场声音选录

  杨秀(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同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嘉兴地区的端午习俗也主要是围绕祛祟避毒、保健卫生等核心诉求世代传承的,在衣食住和游艺竞技习俗中都有体现,具体仪式有给儿童穿五毒衣、涂雄黄酒,吃“五黄”等食物,在门上挂符,插艾草、菖蒲,屋内打蚊烟、撒黄酒,赛龙舟,祭祖等。在传统节日诸多民俗事象中,不仅蕴含着人们与所处环境相应的生存智慧和应对之道,更是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象征与美好愿望,借助一系列的仪式及文化赋予,达到身体保健和意念中的洁净。

  王晓涛(嘉兴市非遗保护中心群文馆员):在疫情之下,全球的经济、文化活动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受到了巨大影响。端午节作为一项“卫生节”,与“抗疫”息息相关,毫无疑问,端午节驱瘟送灾、祈求平安、消遣娱乐于一体的主题与当下人民的基本需求最为契合。而龙舟竞渡作为端午节习俗难以替代的分支,必然会在传统节日中表现中其应有的作为,举办龙舟竞渡活动,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又是民众日常节日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还是把握城市宣传推广良机的需要。

  李瑞明(嘉兴学院中文系教授):历代嘉兴方志(比如明代万历年间的《嘉兴府志》、天启年间的《海盐县图经》、清代光绪年间的《平湖县志》《嘉善县志》、1920年的《重修秀水县志稿》等)对“风俗”中有关“端午”礼俗有着极为具体、丰富的记述。这些具有重复性特征的端午记述,在不间断的四百年时间里,有着共时的同一性与历时的连续性。方志文献的特殊性质表明这种记述方式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普及防疫护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委婉地表达对一种理想社会秩序的想象。

  潘城(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副秘书长):在新冠疫情期间,有关茶叶是否对新型冠状病毒有预防或抑制作用的消息,引发了多次网络风波。关于茶叶治病、防疫乃至驱邪的民俗观念形成,与端午节有着很深的渊源。庶民草根的端午习俗,尤其是在江南地区更关注药俗、防疫、辟邪等。例如,嘉兴地区有门口挂菖蒲艾叶,正午熏艾草、洗“药浴”等风俗,我国南方各地还普遍存在喝“午时茶”的传统,浙江松阳有饮“端午茶”的习俗。我国的饮茶历史是从“药用”开始,茶叶始终与养生、保健、治疗、防疫等观念相结合,民间逐步形成了“午时茶”这一带有防疫色彩的药品,并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民间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之中。这或许正是新冠疫情期间,人们很容易将饮茶习俗与防治新冠相结合,不断引发热议、谣言与争论的原因。

  韩丽英(海盐馨文传媒公司经理):嘉兴海盐地区民间端午节儿童防疫习俗有草药沐浴,猪油擦身、雄黄画“王”字,挂香袋,穿虎衣等,其形成的饮食、服饰、居住、行为等构成的“治未病”式的预防和保护措施,防御五毒蚊虫侵害,阻止疾病发生,是对儿童的保护和关爱。每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他们加以爱护是每一个群落生活文化的必由之义。儿童在端午习俗中既是被保护的角色,又是端午习俗的实际参与者,这些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认知模式和思维记忆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会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乡愁情结。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说:“这次的研讨会主题能够契合社会需求,跟当下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的,很有现实意义。收录的论文涉及广泛,内容精彩纷呈,学术含量非常高。我们民俗学是经世济民之学,不是一个书斋里的学问,我们是通过用脚来丈量土地以后形成的一种学问,目的就是了解社会,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然后提出建议和想法,为普罗大众服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

  与会期间,专家学者们还实地考察了海盐县澉浦镇、平湖市乍浦镇等地。

(原标题:《“民俗学界”有个全国级别的学术研讨会,连续13年在嘉兴举办》)

  文章来源:读嘉•人文 2021-05-14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
下一条: ·抗疫背景下,凸显端午民俗特殊文化意义
   相关链接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郑青]中日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流变考察略·[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
·《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抗疫背景下,凸显端午民俗特殊文化意义
·“端午与文明生活”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王倩倩]危机与抉择:透视疫情影响下的非遗与民俗·[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
·[常睿]新冠疫情下的端午香囊节俗消费考察·“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