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申遗与保护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与保护

重磅丨太极拳、送王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含申报片)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12-18 | 点击数:6724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15届常会于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线上召开。本届常会共评审57个国家申报的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以下简称“送王船”)两个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图1 会议以在线方式举办(直播视频截图)

太极拳申报片(时长:9分44秒)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太极拳对于习练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民族没有限制,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学拳明理”,太极拳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尊师重道、学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满等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推动人与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太极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2 河南省焦作市太极拳爱好者早晨在人民公园集体习练太极拳(摄影:孙海涛)

图3 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陈炳为学生们讲解该遗产项目的相关知识(摄影:章雨洲)

图4 代表性传承人杨振河(中)在邯郸市永年区太极广场教授杨氏太极拳(摄影:王小翠)

图5 代表性传承人翟维传(白发长者)传授武氏太极拳(摄影:毋苏杰)

图6 代表性传承人李剑方(右)、刘云廷(左)在为王其和太极拳习练者示范(摄影:侯立杰)

送王船申报片(时长:9分47秒)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送王船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

图7 彩绘艺人陈水浪为木作王船油饰、彩绘(摄影:石奕龙)

图8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送王船仪式活动(摄影:欧阳淑顺)

图9 马来西亚马六甲送王船仪式活动(摄影:Chan Kow Heng)

       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是我国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责任和义务的重要内容,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日益提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和履约能力,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都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相关名录(名册)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在文化领域制定多边准则,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次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05年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等公约相协同,共同确立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体系。截至目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共180个。2004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截至2019年,共有127个国家的54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其中64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3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2个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

各缔约国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须符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规定的列入标准,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进行评审。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和申报规则,各缔约国都有权将其领土上符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和名录列入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请列入名录,对同时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缔约国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鼓励多个国家联合申报,每个国家也可单独申报,相互之间没有先来后到的差别和从属关系。

二、我国列入项目情况

自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恪守公约精神,切实履行缔约国责任和义务,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目前,我国共有42个项目列入,位居世界第一(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4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个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有力彰显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凝聚了中华儿女文化认同,对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民心相知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太极拳”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四、“送王船”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 2020-12-17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钱永平]论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包容性经济发展的结合之路
下一条: ·[巴莫曲布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可持续性——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
   相关链接
·[林玉惠]中国珠算的民俗经济发展史·[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
·刚刚申遗成功的“送王船”,是一种怎样的民俗?·32项遗产项目入选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名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将通过在线方式召开·[廖榕光]闽南“王爷神”崇拜之“送王船”“割香”
·[马培红]基于互动仪式链的共享非遗国际互动研究·[林玉惠]中国珠算列入「非遗」项目的回顾与展望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又增15项目·《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再添6成员
·9项遗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赵丙祥]祖业与隐修——关于河南两个太极拳流派之谱系的研究·二十四节气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增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十二个新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十一个新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五个新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