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出版资讯

首页动态·资讯出版资讯

《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
  作者:山东省民俗学会秘书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10-13 | 点击数:50055
 

   2019年底由齐鲁书社推出的《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获得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点科研项目“礼与俗:近现代民间儒学传统与传承——以山东百村田野考察为中心”资助,并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目前出版的6册,选题偏重于民俗学的田野研究,作者群体主要来自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包括:张士闪著《礼与俗:在田野中理解中国》,赵世瑜、张士闪主编《礼俗互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朱振华著《扮玩:鲁中三德范村的年节生活》,李海云著《空间、边界与仪式传统:潍北的乡村生活》,张帅著《个人叙事与地方记忆:鲁中地区的颜文姜传说》,张兴宇著《梅花拳与乡村自治传统:冀南北杨庄考察》。

  张士闪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田野调查,华北地区“官民交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其关注点之一。2012年初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将礼俗研究立项,促使他循此思路深入探究,同时也对自己长期的田野工作展开反思。围绕这一项目,张士闪教授以“田野中国”的名义组织了多个小型论坛或学术沙龙,还邀约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共同召集了四个会议,即“礼俗互动中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2013年)、“礼俗互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对话”(2014年)、“礼俗互动: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2015年)、“礼俗建构与中国社会传统”(2018年)。在这些学术活动中,他与学界同行讨论的内容已不拘于近现代,地域范围也大大超越了“山东百村”,但话题始终围绕“礼与俗”展开,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由赵世瑜、张士闪主编的《礼俗互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一书,便是对上述研讨成果的遴选结集。

  在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学术团队的推动下,“礼俗互动”话题近年来引发了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学者的浓厚兴趣。民间生活中“俗”的存在,与国家政治中“礼”的运用,是人类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内在于迄今所知的任何一种文明之中,惟在话语形式上“各表一枝”、各有传统而已。“礼”“俗”之间,作为描述人类文明中二分的概念,引发了丰富的学术联想,促进了诸多学者的深入思考,颇受学界关注。就上述四次研讨会而论,就碰撞出不少有意思的话题:如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礼、俗是二元还是一元(赵世瑜);各社会阶层如何表述与运用礼俗话语(张士闪);《周礼》被中国社会奉为圭臬却缺乏执行“细则”,《宋书》中关于乡里设置“各有旧俗,无定制”的概括等现象,是否意味着中国历代政权青睐某种“大率”的弹性政治风格(罗志田);近世中国是否存在“秘密社会”,如果有,为什么要制造出来、怎样制造(科大卫、贺喜)等等。更可喜的是,会议吸引了包括博硕士在内的一批年轻学者,广泛使用各类田野与文献资料,深入发掘本土社会中的“礼俗互动”机制,其中就包括山东大学民俗学专业众多在读的研究生,如李生柱关于打醮仪式与地域社会网络编织的研究,朱振华对乡村年节“扮玩”社火表演活动的深描,李海云关于孙膑崇拜的正统化脉络与地方化过程的研究,张帅对于矿区老人群体与地方历史记忆的关注,张兴宇对梅花拳与村落自治组织的互嵌关系等等。在这些年轻作者的研究中,有两个共同之处:一是关注中国本土社会中大众生活与国家政治的关系,“礼俗互动”意味十足;二是在研究方法上“田野优先”,以鲜活生动的实证研究,显示出礼俗传统在当今中国依然发挥着的重大作用。

  传统学术普遍将民俗误认作民间专享的文化,努力寻找民间精神的“独立性”。究其根本,是忽视了国家诞生以后“礼仪下行”的强大作为,也低估了知识精英“以礼导俗”的文化创造性与社会引导能力,看不到民俗文化与精英文化、官方文化之间的多维互动与微妙关联。的确,父老乡亲讲礼论俗,与国家制度或精英典籍中的礼俗话语不见得一致,而历代王朝的礼仪制度并非一以贯之,知识精英的礼俗话语亦多随时变,然而同样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不管是哪一社会阶层,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礼”“俗”之类话语引以自律,这说明在诸多社会差异的背后有文化逻辑的互通与共享,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同一性可能就建基于此。秉持这样的眼光,发掘乡村的民俗传统,就会有新的追问:父老乡亲为什么要将自身“民俗”的一部分界定为“礼”?乡村精英在援引“礼”的话语建立权威之时,如何确信就是国家之“礼”或是符合国家礼制的精神?即便乡野之“礼”与国家之“礼”明显有异,却在地方社会中发挥统合伦理、化解纠纷、运作公益等实际效用,并获得国家行政的稳定支持,何以致此?

  扪心自思,如果说中华民族是多族群的集合,中华传统文化是在对多元地方文化的融汇、提炼中形成的,那么与礼俗相关的话语形式与社会实践,则涉及中华民族自古及今持续共享的“文化密码”。循此脉络,融通历史与当下,或可“在田野中理解中国”。田野研究的优势,是可以直接触摸已在民间存在久远、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一些知识和思想,无论它们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如村志、族谱、庙碑、俗语、节庆、礼仪等等),还可以持续观察它们为民众继续使用的过程与样态。从“礼俗互动”的传统来看,这些知识和思想总是以贴近国家礼仪正统自命,并不完全属于民间,而内在于国家一统进程中。

  张士闪教授团队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地方社会普遍存在着以“礼”“俗”为表征的不同话语流向,并呈现出多主体交互建构的特征。他们认为,这与国家一统进程中国家政治的“地方化”与地方社会的“国家化”的同时发生有关。一方面,作为一种国家政治模式的“礼俗互动”,涉及国家礼仪制度、精英教化实践与民众日常生活的交互关系,从而在中国社会内部创设出调谐、制衡的灵活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作为地方传统的礼俗,因应国家之“礼”而在不同时期有着多义衍生与多元表达,映照出国家一统进程中礼与俗相互建构的完整过程,并在广泛意义上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在地化表达与日常生活支撑。然而,国家之“礼”与民间之“俗”间的互动关系极为复杂,这从历史上“据俗成礼”“礼化为俗”“礼俗共处”“礼俗冲突”“礼俗运用”等纷繁不一的话语形式即见一斑,需要通过艰辛发掘和不懈阐释,才有可能窥知其来龙去脉。因此,现在这套丛书的研究仅仅是起步,是漫长探索的开始。

  近期,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与齐鲁书社共同主办“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上,诸多学者谈礼论俗,畅所欲言。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刘铁梁认为,民俗学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弥补传统学术对广大人民群众及其日常生活的忽略,张士闪教授的学术团队努力理解我们本土的文化,在不断深入的工作中体现出可贵的学术担当精神,特别是他提出的“田野中国”论题极具包容性,展现出一种多学科的对话形式,完全符合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建构民俗文化学、创建中国民俗学派的愿望,也符合费孝通先生“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想。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陈泳超不约而同地提到,张士闪教授及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的最强优势在于扎根田野,当他们以礼俗的眼光来看田野,就在纷纭复杂、具体实在的各地社会生活中,窥见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实践的模式,特别是中国社会如何通过礼俗融合的政治智慧来管理“天下”、通约文化,这是难能可贵的,由此可以生成更多可延展的学术空间。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黄永林认为,从钟敬文等老一辈学人起,创建中国民俗学派就成为众多中国民俗学者的愿景,以山东大学为代表的一批民俗学者长期扎根田野,深入民间调查,注意与民众之间的视域融合与文化同构,助推乡村发展,已经形成了某种“有温度的田野”的研究风格。他们脚踏大地做学问,为中国民俗学“田野学派”奠定了基础。

  纵观一部中国民俗学史,“礼俗互动”可谓血脉不断。如果说20世纪初由北京大学发起的歌谣征集活动,是将与传统之“礼”相对的“俗”作为研究对象,由此揭开了现代民俗学在中国的序幕,那么在百年之后,中国民俗学者普遍走向田野,试图重新发现礼与俗的同一性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运行机制,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对北大歌谣运动的遥相呼应。这套《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的推出,也就并非偶然,而自有历史宿因。按照张士闪教授的说法,它秉承了20世纪30年代以顾颉刚、闻一多、丁山等为代表的山东大学深厚的民俗学术传统,并直接受益于80年代以来关德栋、李万鹏、山曼、刘铁梁等一代学者的薪火相传,是新一代山大学人面向新时代推出的集体之作。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山东民俗学” 2020-10-08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史》出版
下一条: ·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相关链接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
·[高洁宜]由俗至礼:探析乡村移风易俗中的贺号习俗·[白廷举]仪式实践、礼俗互动与文化认知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第38期敬文沙龙在京成功举办·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8期活动预告(2023年3月19日下午14:30)
·[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
·[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鲍燕飞]礼俗互动视角下立春鞭春牛巫术信仰的演变
·[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论道稷下:中国民俗学高峰论坛(2021)”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王二杰]礼俗互动下东海孝妇现代传承·[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20年民俗学(民间文学)暑期学校招生启事·[赖婷]礼俗互动视角下的民间节日祭祖体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