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钱生槭 康保成]古戏台修复如何贯彻“修旧如旧”原则
——以长口子戏楼、平型关戏楼等为例
  作者:钱生槭 康保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17 | 点击数:4113
 

 

  主持人语:
  对于一般的文化遗产项目而言,古戏台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起码具有三重属性:第一,它是传统戏曲的演出场所,即通常所说的“非遗”载体;第二,它是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许多古戏台被列入了“文物保护单位”;第三,古戏台营造技艺还是“非遗”项目之一,不过准确地说应该是“仿古戏台”营造技艺。由这三重属性,产生出其实用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且三种价值常常重合、叠加。本次刊发的四篇古戏台研究论文,或在史料和实物上有新的发现,或讨论古戏台修复的原则,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都有一定学术价值,可供学术界参考。
  古戏台修复如何贯彻“修旧如旧”原则
  ——以长口子戏楼、平型关戏楼等为例
  钱生槭 康保成
  [摘要]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宫和镇长口子戏楼,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有正脊檩上墨写字迹可证。这座戏台虽还保持着旧的梁架结构,但历经多次修缮,整体上已面目全非。各地古戏楼在“修缮”“复建”“重建”中丧失了古建原貌的情况并不鲜见。除了有古建资质的专业团队施工之外,各地重修古戏台,要有旧照片、文献记载、口述资料等相互参证,反复求证,制定可靠的修复计划和施工方案,待文物部门审批之后方可动工,以期达到修旧如旧、保护古建的目的。平型关古戏楼的修复,为古戏楼重修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古戏楼长口子平型关重建修旧如旧
  [作者简介]钱生槭(1965-),男,甘肃庆阳人,陇东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甘肃庆阳,745000);康保成(1952-),男,河南郑州人,广州大学文学思想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广州,510275)

  一、长口子戏楼的发现及其始建年代
  2018年7月6日,陇东学院音乐学院的研究团队驱车来到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在县博物馆馆长姚博先生引导下,先后对正宁县永正乡刘堡子村、上官庄,榆林子镇大庄村,宫河镇雷村、东山头村、彭姚川村现存的8座古戏楼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其中,彭姚川村的戏楼在地方志中没有任何记载,亦无碑刻,脊檩下方题记因烟熏无法辨识,因而戏楼的修建年代无法确认。
  同年11月13日,我们一行4人(钱生槭、段海燕、刘湘、张芳)再次来到彭姚川,对这座戏楼进行第二次考察。经细心清洗,发现戏楼脊檩下方的字迹是:“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五二年……”可知此戏楼重修的时间是1952年,但其始建年代却未见记录。当地村民只介绍此戏楼是从距此不远的河边搬迁至此的,对于戏楼的始建年代等一概不知。
  正在我们失望之时,当地村民(彭建民,65岁)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距此两公里处还有一座古戏楼。这可真应了陆游的那两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们一行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终于在长口子村村道的一个转弯处找到这座古戏楼。戏楼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宫河镇长口子村的村部院内,现为村部会议室。戏台前有正宁县政府2014年9月立下的石碑,见彩图一、图二。
  石碑阴面碑文如下:
  长口子戏楼位于宫河镇长口子村,建于清光绪三年。面阔三间,进深9.3米,高8米,占地130平方米,硬山顶,三叠七檩六椽式升斗组合,二明柱,雕梁画柱,四角微翘,影墙饰砖雕、石雕,工艺精湛,保存完好。
  然而,对于碑文上所说的“建于清光绪三年”的记载,正宁县国土局驻村干部周宏涛(50岁)和长口子村委会主任焦先旺(57岁)却不以为然。焦主任告诉我们,此戏楼建于道光十九年。那么,焦主任的根据何在?碑文的根据又何在?究竟此戏楼建于何时呢?
  带着疑问,我们进入戏楼内部。由于戏楼已经吊了顶,其梁架完全被遮蔽。我们渴望探寻真相的急切心理感动了在两位现场的村干部焦先旺和周宏涛,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掀开了天花。终于,一行清晰的字迹在戏楼脊檩下方呈现出来:
  峕大清道光贰拾玖年歲次己酉九月十七日午時建修立柱上梁大吉。
  至此,此戏楼修建年代之谜被彻底解开。它既不是石碑上所写的“清光绪三年”,也非记忆中的“道光十九年”,而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
  经查,这座古戏楼在《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国戏曲文物志·戏台卷》等书中均无著录。《甘肃省庆阳地区戏曲志》在“演出场所”附表《建国前庆阳地区演出场所一览表》中的“名称”和“活动时间及演出习俗”栏目,简略记为“正宁县罗川长口子村戏楼”“农历八月十五庙会”,而对于戏楼的“修建年代”“主建人”“建造样式”等栏目信息则均付阙如(1)。
  长口子村原隶属于正宁县罗川乡,因2004年10月撤乡而改属宫河镇。其位置在甘肃省正宁县最南部,与陕西省的旬邑县和彬县接壤,参彩图四。
  据记载,早在东汉,今正宁县域设独乐、阳周、西川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因罗水出于川,遂更阳周为罗川,属宁州(今宁县)。唐天宝初年更名为真宁县,清雍正年间因避“胤禛”之讳改为正宁县,直至民国十九年县城搬迁,建县历史长达一千五百多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李晓宁]礼俗互动视角下清代以来北京村落香会研究
下一条: ·[赵晓涛]“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
   相关链接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孟琳峰]破碎与重建:新媒体时代的神话知识趋同化
·[王春燕]地方传说在当下的景观重建生产与文化记忆愿景·[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
·[段友文]从失忆到重建:《夸父逐日》 神话的族源记忆与文化修复·[彭兆荣] 重建乡土社会之宗族景观
·[邱月]本真性的困惑:汶川地震后北川羌族的文化展演和身份焦虑·[萧放 何斯琴]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
·[毛巧晖]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郭永平]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乡建的路径与反思
·[萧放]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重建·[王新艳]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 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探讨
·[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曲枫]两种语境中的萨满概念分析与萨满概念重建
·[刘大先]重建集体性·[邵凤丽]在场、认同与规训:网络技术在当代家族文化重建中的作用
·[陈科锦]庙宇重建、仪式复兴与地方社会构建·[邵凤丽]当代祭祖礼仪传统重建的内在生命力
·[何斯琴]当代传统婚礼的礼俗再造与价值重建·[张成福]毁灭、重建与扩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