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汪欣]若非乡土,如何非遗
  作者:汪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8 | 点击数:2160
 

      乡土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对近现代中国的基本认知。在城镇化进程如火如荼的今日,“乡土”依然是中国社会难以摘除的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的遗存,与乡土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传于民间社会的传说、史诗、民谣、舞蹈、戏曲、杂技、手工技艺、民俗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烙上了深刻的乡土印记。可以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乡土社会的文化形态。

      城镇化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结构形貌,将乡土中国推向现代化、城市化、商业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剧烈的结构性变革中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有些依赖于村落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传统村落格局的改变和村民的流失,失去生存空间,逐渐被人们淡忘抛弃;有些则在城镇和商业化环境中寻求到新的发展空间,获得了新的生机,但是却必然要付出削足适履的代价,以迎合人们对商业价值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转变它们的功能,从实用的到审美的,从神圣的到世俗的,从仪式的到娱乐的。比如,作为民间习俗产物的剪纸、年画,如今成为裱入相框的艺术品;民间祭祀活动成为电视直播秀;民俗仪式成为旅游项目。抛弃原有的功能,植入现代社会所需的新功能,也许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早已偏离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这种改变,不仅是形式的变更,更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构。这种改变之下,人们的观念是否紧密相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是否重新找到定位?

      以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墟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三月三歌墟本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的以对歌为主的民俗活动,是与壮民族古代祭神仪式相关联的文化遗存。南宁自1999年秋季开始举办“国际民歌艺术节”,以舞台艺术和乡野歌墟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民歌艺术,在文化市场获得了成功。这种模式极大地推广了壮族民歌,但同时也存在割裂民歌与原始祭神仪式的深层文化逻辑,使得壮族民歌成为一种纯粹的演艺活动,使民俗仪式感大为削弱的危险。

      在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人们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着眼于单一项目的保护,倾向于将其抽离出乡村社会,实行“去乡土化”保护,比如将该项目的传承人工作室集中于统一建造的文化园、博览园或者作为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域等场所,完全割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关联,使其处于“碎片化”状态。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其生存发展的土壤。离开土壤,它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视为基本原则,注重文化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修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原有的生存环境中自然地发展、变迁。

      为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我国不断强化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传统村落等区域性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的整体性。在被纳入保护名录的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传统村落里安静生长。然而,我国还有多如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没有被纳入保护的普通村落和乡村社会中,它们的现状和未来还需要得到持续的关注和积极的探索。

本文原载:《中国文化报》 2017-09-08,第3版:评论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今天如何面向文化传统,传承开新?
下一条: ·非遗保护工作注重传承发展
   相关链接
·《法制与新闻》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
·[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彭清兰 陈明 谢康达]疍民文化的儒释道思想解读及其非遗保护
·[刘朋鑫]近代上海城市宣卷人考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黄清喜 李欣芸]客家非遗与传统村落保护、振兴研究·[葛颖娅]非遗表演中的身体展演研究
·[杜韵红]从理念到路径:博物馆展演的非遗保护实践·[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陈奕青]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我国立法检视·“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