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音影图文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音影图文报道

古老的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6 | 点击数:5514
 

 

      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以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艾伦·奥特兰姆为首的考古学研究小组发表论文指出,早在5500多年以前,生活在哈萨克斯坦的波台人,就已经过上了骑马放牧的生活,这比人们此前认为的足足早了1000多年。而且,更有趣的是,通过对波台人烧制的陶器上的脂类残留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当时,马奶很可能是波台人的一大重要食物来源,如今哈萨克斯坦人爱喝的马奶酒,也许便能溯源至那时。奥特兰姆表示,马的驯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它可以促进人群交流,加快运输速度,帮助粮食生产,而且也是强大的作战工具。与牛羊相比,马更能适应冬季严寒,甚至在大雪中也可觅草寻食,而无需人类为其预先准备草料。这对于原始经济体来说尤为重要。■

 

  文章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09-03-23

上一条: ·世界读书日:4月23日
下一条: ·从传说中一路奔来的汗血宝马
   相关链接
·[王心怡]“名”“实”之间:走马镇空间生产与故事传统传承·[宋毅林]佛教东传与祛疫符号的生成
·[孟九阳]社会动荡与秩序重建·[马丽莎]东乡刺绣发展对当地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研究
·[马兰 乔亚倩]2025 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中秋“照月”习俗调查报告·[马栋梁 郑璇]侗族劝世歌的和谐之道:文化认同下的柔性治理
·[刘婷婷]复苏的传统·[刘会惠 刘婷]非遗语境下宁都县刘坑村竹马灯舞的文化转型
·[郎雅娟 马欧]图案何以生成:“短裙苗”服饰图案的调查报告·[曹芮]四川当代少数民族诗歌中的“礼俗互动”研究
·[唐璐璐]遗产叙事的时空旅行:中国非遗申报片的媒介考古学研究·[马小壹]关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僰人悬棺的田野调查报告
·[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
·[马盛德]仪式与舞蹈·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