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春节文化”带动“春节经济”
  作者:温源 邱玥 王小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9 | 点击数:8395
 

  节日文化消费——各地亮点

  山东: 贺年会 归故里

  百万游客涌动,千家商户云集,是去年“好客山东贺年会”的真实写照。2012“好客山东贺年会”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首推六大地标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即“孔子在这里诞生——游三孔知天下;泰山在这里崛起——登泰山保平安;黄河在这里入海——赏奇观抒豪情;长城在这里始建——读齐鲁做好汉;运河在这里重现——品水城揽古今;奥运在这里扬帆——亲蓝海享休闲”。

  云南: 逛古镇 寻古风

  如果你选择在春节到云南旅游,不但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山川之美和冬日阳光的温暖,还能领略到这里的多彩风情。大理是很多人熟悉的旅游胜地,春节的大理,不但能让游客体会到“风花雪月”的独特美景,还能感受到白族新年的别样风情。而具有文献之邦的大理,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手书春联”的古老习俗,漫步古城,一条条“原创”的春联,更让你体味到“古风犹存”的传统意味。

  湖南: 展民俗 舞狮龙

  春节期间,凤凰县的各族人民利用各种形式的表演,来表达心中的喜悦。舞龙灯从正月初三,玩到正月十五,形式主要是集体表演。今年春节期间,他们在过去的基础上,精心推出了“万盏红灯耀古城”、“新春民俗体育大比拼”、“民间戏剧闹新春”、“狮子龙灯游县城”等十多项迎新春民俗表演项目,让游客们在饱览沈从文故居、南长城等知名景点的同时,过一个文化味、民俗味十足的春节。

  北京: 赏民俗 购黄金

  第二十九届北京龙潭文化庙会将于2012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九)至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七)在龙潭公园举行。本届庙会上,将有8到10支国家级花会队伍的文艺表演。庙会上的“综艺大舞台”,荟萃了优秀的民间技艺,可谓精彩纷呈,好戏连台。

  年近岁末,中国人传统就习惯买黄金饰品馈送亲友或是作为自己压箱底的储藏,今年这种黄金抢购热潮更呈现出高涨态势。除了黄金与生俱来的好寓意让中国人觉得吉利外,近些年国内通胀压力急剧加大,国际金价节节升高,黄金作为“硬流通货币”可实现资产保值等原因,让市民加快了抢购的步伐。记者从中国集邮总公司了解到,相比于去年兔票金砖发行价,今年龙票金砖每克平均价格约499元,价格上涨幅度达到22%。

  黑龙江: 亲漠河 观极光

  在黑龙江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有一个边陲小镇——漠河镇,位居中国的最北端,素有“中国的北极村”之称。漠河位于北纬五十三度半的高纬度地带,许多游人慕名来此欣赏“白夜”和“北极光”两大天然奇景。 (邱玥整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2012年01月19日16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评话艺术家水榭戏台开讲 两百余位评话迷听入神
下一条: ·乡土文化人才扎根农村“种”文化
   相关链接
·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
·[李向振]现代文明视野中的中国春节及其时代价值·[朝戈金]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
·[杨秀]让年味儿重新浓烈起来·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刘晓峰]春节研究——新年节日群的内在结构与演变·春节申遗成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