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李建宗]民俗事象的嬗变与产业的开发
——从甘肃通渭“窗花”说起
  作者:李建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0 | 点击数:5889
 

  甘肃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原先当地流行土木结构的房子,后来开始出现砖木结构的房子,大多数房子是“两窗夹一门”的格局。以前的窗户有窗扇,外面是用木条做的窗格,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家的窗户“装饰”一番,贴上五颜六色的“窗花”。现在,当你走进人家院落时,再也看不见白色的窗纸和花花绿绿的“窗花”了,取而代之的是明净的玻璃窗子,至多和城市人一样贴上一个红色的“福”字剪纸。

  “窗花”就是剪纸的一个类别,因为有模版,它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至于要搞“花样翻新”或者“创意图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说起剪“窗花”的技术,“新手”肯定不及“老手”。“窗花”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是熏,这是一个复制过程,先把已经剪好的一些纹样放到纸上,喷上水后纹样就粘住了,用油灯的火焰慢慢熏,待所有的纹样熏成黑色以后,再把贴在纸上的纹样揭下来。第二道工序是钉,从熏好的报纸上剪下每一枚纹样,按照纹样的大小切下四块(或者四块以上)表面光滑的彩色纸,用棉线或纸钉把纹样和这些彩色纸钉在一起,当然把熏好的纹样要放到最上面。第三道工序是剪,用剪刀剪下熏好纹样上熏成黑色的部分,把没有熏上颜色的部分留下来。最后把最上面的纹样揭掉,四枚(四枚以上)“窗花”就剪成了。

  木制的窗格后面糊上窗纸,窗纸既能保暖又显得明亮,每逢过春节时“窗花”贴在白色的窗纸上,和当地的“春叶”(“风签”)、门神、对联等一起装饰和点缀着房屋。“窗花”虽然是剪纸纹样,但贴“窗花”还有很多讲究,把连贯和对称的纹样叫“祥窗”,其他的叫“乱眼”。如果是49格的窗子,要在最外面的一周贴上有连贯性的纹样,叫“平祥窗”。它是由黑色和红色的剪纸纹样构成的,每个窗格中黑色纹样的大小和图案是一样的,分布在外围。由于49格窗子一周的小方格数是28格,除了四角的四格用对称相同的图案外,正好剩下24格。在“平祥窗”的内部,有一个形状为菱形的连续的纹样,叫“立祥窗”。它是由三组对称的红色纹样组成的,一共12枚,每一组纹样的图案是相同的。

  在“窗花”流行地区,尽管有许多人会剪“窗花”,但剪“窗花”还不是一种全民性的活动。在几乎所有家庭都需要“窗花”的年代,很多家庭的“窗花”得上街去买。作为一种年货,有了需求便会出现供应,于是和门神、对联一样上市了,成为一种产业化的市场。在当地,剪“窗花”的人多半为十几岁到二十岁的姑娘,一进入十一月份,她们就开始忙碌起来,甚至常在油灯下剪“窗花”。到了腊月中旬,街上开始出现一家挨一家的卖“窗花”的摊位,买“窗花”的顾客也很多。这样,通渭“窗花”既是一种民俗事象,还是一种文化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的建筑形式发生了变革,人们建起了砖木结构的房屋,明亮的玻璃窗代替了木格窗子。贴“窗花”的习俗也随着有了玻璃窗户而日渐淡化,“窗花”的需求和制造也越来越少。一种民俗事象的背后,会呈现出许多文化产业的链条。

  通渭“窗花”属中原文化体系,传承历史悠久,创作风格灵巧精细并体现出汉印和汉砖遗风,其“春叶”剪纸便是由古代的“幡胜”演化而来的独特艺术品种。作为民间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不该在文化市场的开发中寂寞消亡,通渭“窗花”艺术需要在市场创新中再现往日的繁荣景象。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3-16 11:23:5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宫龙楠]从宋词看宋人的饮茶艺术
下一条: ·[文忠祥]土族民间信仰中的洁净观念初探
   相关链接
·[黄景春]黄帝神话的在地化生产及其文化产业开发·[田川流]乡村振兴中多维度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实现
·[纪明明]文化产业视角下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中国创世神话产业开发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韩雷]多维度视角下的文艺民俗学研究·[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经济学阐释
·[宣炳善]从民俗事象研究到生活事件研究的方法转换·[汪宝荣 姚伟]《洛阳伽蓝记》中的民俗事象英译策略
·[汪宝荣 姚伟 金倩]《洛阳伽蓝记》中的民俗事象英译策略·[王新艳]论“村改社区”政策下民居结构变化对民俗事象的影响
·[刘德龙]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中几个关系的探析·[毕旭玲]中国海神信仰产业开发的历史与现实分析
·[周俊]苏轼儋州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民俗事象·刘德龙:民俗文化产业开发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杨金源]民间戏曲作为重建在地社会符号之区域民俗事象研究·[于晓雨]个人生活史之于民俗学的重要性
·[王作栋]对《中国民俗志》县卷本记载百年民俗事象的思考·[刘德龙]春节民俗
·[王小块]商丘“火文化”民俗事象研究·刘德龙:山东应尽快建设省民俗文化博物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