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恰嘎·觉如]年轻的格萨尔艺人斯塔多杰
  作者:恰嘎·觉如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4 | 点击数:6509
 

格萨尔艺人斯塔多杰

  年仅19周岁的年轻艺人斯塔多杰于1990年出生在西藏昌都地区边坝县沙丁乡支内村普通的牧民家中,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简朴的游牧生活,他还有一个哥哥今年三十多岁,如今在西藏那曲地区索县县城南端的俗称“布达拉宫”的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寺院赞丹寺里出家学习。直至今年我们探访到他时,他的家中只有15头牛和2匹马。这就是他们家的全部财产。由于斯塔多杰从小就接受学校教育,因此不能在家中帮助母亲料理生活。当我们在采访过程中问到关于斯塔多杰名字及这个名字的意义时,他告诉我们,母亲曾经告诉他在他出生不久,当地有名的格桑活佛就给他起了扎西达杰这个名字,小时候突然患了一场重病久久没能康复,为此,母亲和舅舅背着他到当地有名的空行母那里祈求。向空行母讲述了小扎西得病的原因以及发病过程后,空行母便做了很多法术,礼毕后说:有妖魔缠身,必须更换名字才能逢凶化吉。于是小扎西达杰便更名为斯塔多杰,自从更换名字以后身体也逐渐好转了。据斯塔多杰说,他的家族中从来没有人会说唱《格萨尔》,他也从来没听过《格萨尔》的说唱。在他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巧的梦,从那天开始他便神奇般的有了说唱《格萨尔》的能力,他现在能说唱26部《格萨尔》。

  他为什么能说唱《格萨尔》史诗呢?他既不是属于家族传承下来的传承艺人,又不是从著名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扎巴和桑珠等的学生或自己学习说唱《格萨尔》史诗的吟诵艺人,也不是掘藏艺人,他是在九岁的时候因为做梦而有了说唱《格萨尔》的能力了。关于这个奇特的梦他回忆道:那年,他正在边坝县寄宿小学上二年级,有一夜在宿舍睡觉时做了一个无比奇特的梦。在梦中,他来到了一片辽阔无际的草原上,遍地是马牛羊群,鸟语花香,正当他陶醉之时,来了两位身带弓箭等武器的骑兵,说他们要找的那个小孩就是斯塔多杰,随后那两位骑兵把他拉进了一个周围都是兵马的帐篷之中。不一会儿,一位身着铠甲的威武将军拿来了很多长条书,让小斯塔吃完这些书,小斯塔震惊极了,他说他吃不了书,将军便命人强制性地把所有的书塞进他的嘴里,待他吃完那些书后便把他领到帐篷外,此时天上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小斯塔欣喜的用右手拉住了彩虹的一端,右脚一并踩了上去……正在此时,学校的晨铃把他从梦中拉了回来。那天早上小斯塔感觉脑子很不清晰,和同学们一块吃饭也没有什么胃口,上课的时候也恍惚不定,这时候小斯塔觉得他好像快疯了,满脑子都是《格萨尔》的诗篇,好像在放映录像那样清晰可见,而且口里不停地在说唱。看到小斯塔反常的样子,同学们即觉得奇怪,又觉得害怕就把他领到藏文老师办公室。他们的藏文老师香曲听了他的说唱,确定小斯塔说唱的正是《格萨尔》史诗!随后,香曲老师点燃了藏香洁净了小斯塔的身体并用录音机把他的说唱录下来了。那天之后学校便通知了小斯塔的家人,并给他的舅舅说了详细经过,于是他舅舅便把他领回了家。回到家后,家人领着他转拜藏区的圣山圣水,随后到边坝活佛跟前给他做了很多宗教仪式,让他说唱《格萨尔》史诗,得到了活佛的肯定和高度赞誉,还说他是《格萨尔》史诗里三十员大将其中之一的化身,而且是西藏著名的《格萨尔》艺人扎巴老人的继承者。此后,小艺人斯塔多杰的名声度得到广泛传播,并且他开始在边坝县乃至整个昌都地区的有关节庆上说唱《格萨尔》史诗。如今在昌都地区边坝县文化局录制了他说唱的《格萨尔》史诗,有30多盘磁带,并得以保存。他现在能说唱《格萨尔》史诗26部,先后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学校中获得了很多奖项,并被纳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录之中。  
 

  文章来源:格萨尔在线 2009-09-1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情系赫哲:访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吴明新老人
下一条: ·文艺界心系玉树灾区 关注《格萨尔》说唱艺人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
·[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
·[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
·[涂慷]大美工匠·[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
·[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何华湘]网络时代非遗传播伦理问题探析
·[东主才让 还科多杰]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解析·[仁欠 张冲 仁青才让]卓仓藏族婚俗彩礼及其作用研究
·[席建立]消褪不了的常州梳篦魅力·[王翘楚]“重生”的兔子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