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中国春节成为世界商机 带来“虎虎生气”
  作者:人民网综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13 | 点击数:7689
 

  西班牙大学生豪尔赫是这次马德里春节庙会文艺演出的主持人。他兴奋地告诉记者,特别高兴能当庙会演出的主持人。除当主持人,他还邀请他的一些朋友在大舞台上表演相声、唐诗朗诵、中国民歌三个节目,民歌是《恭喜恭喜恭喜你》。豪尔赫说,中国人过年见面就说“恭喜恭喜”,我们就选了这首歌,过年了,希望中国春节的“喜气”带给西班牙的每一个人。

  中国给世界带来“虎虎生气”

  在澳大利亚,悉尼市长莫尔近日亲临中国春节活动新闻发布会,并在会上致词说,我们万分高兴迎接中国虎年来临。在印度尼西亚,该国政府从2003年起就将春节正式定为法定假日。在西班牙,春节庙会的组织者名单上马德里市政府位列其中。在泰国,几乎所有城市都有由官方组织或参与的春节庆祝活动。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中国春节越来越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

  美国朋友杰森·凯恩思说,对其他国家来讲,中国春节是个“外国节”,或者只能说是华人的传统节日,但现在有越来越多外国人参与其中,特别是得到了外国官方的重视,这种情形并不多见。凯恩思认为,中国春节的国际知名度如此之高、影响如此之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文化自身的魅力,也有海外华人与当地较好融合的因素,不过更主要的是,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机遇。凯恩思告诉记者,现在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或是世界的其他地方,有的人以学习中国文化为时尚,有的人则把中国看作商机,吸引中国游客、与中国做生意,就连中国的节日也被当成是商业促销的机会。

  已旅居美国近50年的华侨李先生说,他刚到美国时,当地人对中国几乎是完全陌生的,只知道中国人有着黑头发、黄皮肤。但时至今日,每到春节前夕,总有美国朋友向李先生询问这一年是中国十二生肖的哪一年,并询问有着怎样的含义。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当他向他的美国朋友介绍中国虎年时,总会对他们讲,虎代表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代表着中国的蓬勃生气。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席来旺、吴云、张金江、孙天仁、孙广勇、李渊报道)

  

  

  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迎来了2010年的第一位外国游客——中国的姚君(音)女士。人民图片  

  

英国伦敦市长约翰逊高举狮头,为中国虎年春节活动助兴。人民图片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 2010-02-12 10:03: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国家旅游局:2010年春节黄金周假日旅游信息预报(第一号)
下一条: ·春节期间各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热热闹闹过大年
   相关链接
·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
·[李向振]现代文明视野中的中国春节及其时代价值·[朝戈金]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
·[杨秀]让年味儿重新浓烈起来·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刘晓峰]春节研究——新年节日群的内在结构与演变·春节申遗成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