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首页民俗与教育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学科简介
  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21 | 点击数:22334
 


  复旦大学中文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由郑元者教授领衔创建,分别于2004年2月、2003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正式批准设立,前者是和民间文学交叉的我国第一个艺术人类学博士点,亦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特色学科之一。现有教授4人(含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讲师1人。主要研究方向有:艺术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文学人类学、视觉人类学、音乐人类学、戏剧人类学、舞蹈人类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民间文学理论、中国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文艺民俗学、信仰民俗学等。

  复旦大学中文系素有民间文学的研究传统和学术地位,已故著名教授赵景深先生(1902 -1985)即是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开创者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该学科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建设富于原创精神和中国特色的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理论框架和思想内容,在文本与田野、理论与应用、本土与现代、学科自主和跨学科交叉等方面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迄今该学科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本土化的现代性追求:中国艺术人类学导论》(郑元者)、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图腾艺术史论》(郑元者)、《活态民间叙事诗“赞神歌”研究》(郑土有)和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项目《艺术人类学与现代中国》(郑元者)等。近期又承担了复旦大学“958工程”三期整体推进人文学科研究重大项目“图像的文化书写: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图像文本的人类学研究”(项目负责人:郑元者教授)。迄今为止的主要成果有《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郑元者)、《文化与艺术人类学译丛》(郑元者主编)、《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论集》(郑元者)、《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郑土有)、《中国农民画调查报告》(郑土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戏曲卷》(陈维昭)、《中国古代戏剧学史》(刘明今)等。

  截至2011年7月,民俗学专业共培养硕士生11人,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专业共培养硕士生11人,博士生13人;同时还培养了博士后7人。该学科还依托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中心这一平台,聘请中国民俗学会前任理事长刘魁立教授等担任中心顾问,聘请日本东京大学菅丰教授等担任特约研究员,广泛开展与海内外著名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中心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2009年硕/博招生专业目录
下一条: ·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
   相关链接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段友文]向大师问学 ——钟敬文先生指导我研究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毛巧晖]2022民间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求
·[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
·[张志娟]网络民间文学的传播与嬗变·[袁瑾]民间文学的跨文本叙事
·[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李小玲]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与民间文学的学科发展
·[惠嘉]民俗学—民间文学“穷举式”语境研究的反思·[哈合列孜·赛勒克]东方文学对中国哈萨克文学的影响
·[符腾]浅论新时代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与人文理念思考·[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德玛拉]蒙—哈民间文学中的狼形象研究·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