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刘铁梁]民间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抢救
  作者:刘铁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09-05 | 点击数:11373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计19个项,绝大多数是由发展中国家申报的民间传统仪式、口头语言和表演艺术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的“中国昆曲”也榜上有名。这是维护人类文化多元性的一个重要行动,其目的在于敦促各国政府和民间机构,要把那些遗留、残存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得与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及未被人为破坏的自然景观同样重要,应当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它们的价值能够持久地存在下去。同时它也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保护民间的和传统的文化遗产已形成更广泛和深入的认识。
    在我国,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呼声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的进程而日益高涨。事实上,于70年代重新兴起的中国民俗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这种保护的意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我们也提出为“移风易俗”而进行研究的目的,而“抢救”的目的却更是先行一步的。
    现在看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纳入全球化,我国有许多民间传统文化已经不是如何加以改变的问题,而是正遭受着冲击和破坏。因此现在对于它们的鉴别和必要的维护已迫在眉睫,应当由有关机构组织研究人员和社会力量立即启动和及时开展保护这些民间文化的工作,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行动。这一工作的开展有赖于民俗学等民间文化研究者发挥其重要作用,这首先是由于他们长年开展实地调查,具有发现、挖掘各地方传统文化的丰富经验,能够以科学的态度深入地理解民俗被民众所创造与传承的生活依据,所以在真实报告、客观评价民俗现象以及提出保护措施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发言权。其次,这项工作对于民俗学等学术研究来说并不算是份外之事,相反却是研究工作回报于社会的一种成果和贡献。民俗学者个体进行的调查研究固然也可以引起调查地和社会的一定重视,但是只有他们同时也积极地普及民俗学知识,主动地参与全社会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即民俗文化遗产的行动,才能使学术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承担起他们面对社会与民众的职责。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仅就开展全局性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行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问题发表几点意见:

    一、开展全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是抢救行动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大国,只有在全国范围开展对民俗文化的普查,政府和权威机构才能对分散于各地方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全局和整体的把握,进而通过比较、鉴别来认清保护的重点,制定出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民俗志资料都不够详尽,有些地区还缺乏一般性民俗调查,媒体一再报道的新发现使人感到我们的眼界尚存在相当多的盲点。所以,普查是保护工程不可缺少的基础。同时也要看到,为把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口号和愿望变为有力的实际行动,尤其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动员与依靠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和积极性。而宣传动员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在全国普遍开展民间文化遗产的调查;调查可以影响和带动各个地方的干部和群众,而以调查为基础建立起国家与各级政府的民间文化遗产(包括重要的传承人)保护名单,更能调动地方的热情以推进保护工作的落实。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现时存在或遗留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展第一次全局性客观调查,还有利于全国民俗图文资料数据库的建立,这将为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雄厚的资料宝库,其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难以估价。利用它来编纂和出版有关中国民俗的大型丛书,制作大规模系列电视专题片等,又必然会产生前所未有的社会教育作用和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总之,应当把开展普查作为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基本任务,而建立数据库和名录是普查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推出丛书、电视专题片等是这一行动必然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普查的重点要放在各县级以下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事象,主要是指在基层民众生产生活中现时传承、演变、遗留或尚为老人们清楚记忆的各种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从载体特点来看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大组成部分,前者指各种民间建造、制作与使用的物品,如房屋、造景、雕塑、碑刻、设施、工具、器械、器皿、服饰、玩具、美术观赏品等(有“民俗文物”的说法);后者指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文化形式与包含的内容,如口承文学、历史传说、环境知识,生产技术、消费习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节日庆典、组织制度、娱乐游戏、艺术才能、信仰心理等。但在调查中应避免对民俗作机械的分类,要从实际出发重点选择代表地方特点的事象。要注意发现民俗事象之间的实际关联,同时注意了解当地历史和典型传人的生活经历,构成内容比较完整的调查个案。鉴于过去十几年已经在民间文艺方面进行“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普查与资料汇集工作,本次普查的对象除了集成志书所缺少的民间美术等,有必要基本限定在民间文艺以外其它类别的民俗方面。但是由于普查的目的是尽力挖掘所有体现民族与地方社会文化特点的民俗事象,所以在原来集成志书的类别范围内,如果有新近发现、需要再度调查认定以及亟待抢救者,仍可以作为这次普查的对象。
    资料数据库建立的原则,是尽可能做到全面、系统,符合科学规范,利于检索使用。各级重点民俗文化财产及传承人名录(建议方案)选定的办法,是由专家组对审定过的调查资料加以筛选并对若干个案做综合评估;根据其研究、利用、宣传价值的大小,代表性的强弱,品位的高低,需要抢救的迫切程度等,分别轻重缓急和有限度地列出不同级别的名录,以建议各级政府给予重点关注和保护。面向社会的丛书和电视片,应根据调查资料取精用弘,以内容丰富、生动感人、有利于正本清源和普及民俗学科学知识为目标进行编写、制作,并形成系列出版。
    普查根本出发点,是针对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民俗文化正迅速变化、消失,甚至受到盲目破坏的状况,使我们开展的民俗文化资源调查、编目、研究、宣传等各项活动,能够在全社会造成连续的和广泛的影响,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民俗文化传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配合即将通过和颁布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法”,为这一法律的实行提供必要的总体性参考资料。我们相信,这样的民俗普查将促进各级政府、文化工作单位和全体国民更加尊重前人创造、绵延积久的生活文化与实际知识,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同时,尽力使它们得到应有的继承和利用;更加珍惜我们身边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中对它们给予必要的保护、合理的开发;更加理解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力及无穷智慧,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新文化;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从民俗文化中体验和反思我们民族的精神,特别是据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而努力奋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电视批判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叶春生]岭南建筑民俗的现代演绎
下一条: ·广东乡土文化研究的里程碑
   相关链接
·[张巧坭]西山永定河传世文献调查报告·[徐永安 杜高琴]十堰市东岳古台民间祭祀盛衰记(调查报告)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王嘉炜 宋昕曌]莆田涵江地区婚俗礼仪及其性文化隐含的调查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胡港]家庭教育民俗的概念、调查方法及展望
·[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孙媛媛 刘宗迪 吴蕴豪 张超]山东地区民间星座知识调查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张怀群]乡村振兴时期大型民俗实践(活动)主体及动力现状调查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晏周琴]青海热贡六月会中的“开红山”仪式调查研究·[徐永安]玄帝(真武)信仰:三个香会调查报告
·[王晓宇 左红卫]新疆克拉玛依市剪纸艺术调查研究·[宋双意]河口瑶族服饰调查研究
·[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代表性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存在现状调查研究调研报告·[吕乃华]现代农业下的“三农”文明调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