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10 | 点击数:82747
 

  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史是“史”,但又绝不仅仅是“史”。好的学科史能够使我们看到一门学科在演化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与生长点,能够促进学科认知论和方法论的建设及转型,从而成为推动学科前进的助燃剂和发动机。杨堃《中国现代社会学之派别及趋势》(1932)、《民人学与民族学》(1940)、《我国民俗学运动史略》(1948)和赵承信《社会调查与社区研究》(1936)正是这样的佳作。当然,学科史也可以如陈锡襄《中国民俗研究之新展拓与新难关》(1931)的不拘一格,诙谐恣肆,涉笔成趣,令人叹惋、捧腹。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大批有着综合学科背景和留学经历的中国社会科学家为推动本土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陶孟和、胡适、郭沫若、陈达、吴景超、江绍原、潘光旦、杨堃、李安宅、吴文藻、钟敬文、赵承信等的学术成果不仅对中国社会研究有着重要影响,还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使中国社会科学能够在国际视域下不断中国化、本土化。早期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学科底蕴与学术传统,对如今的学科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和启发性。因此,会议主题“学科史的读与写”含义有二:一是对既有的学科史著述的阅读心得、省思,二是当下对既往学科史的再厘清与再写作。

  自然,在强调立足中国社会事实、建立学术自信和培养学术共同体的今天,全面、系统回顾早期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对推进当下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预定于2022年7月举办“学科史的读与写”学术研讨会。

  基于目前大文科、新文科的总体语境,会议虽以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为主,但同样欢迎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宗教学、边疆学和文学等学科学者的参与。

  按照以文参会的原则,本次学术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征集论文,诚邀学界同仁不吝赐稿。会后,主办方将会出版会议论文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学科史的读与写

  二、预定时间安排

  2022年5月1日:终止征稿;

  2022年6月1日前:经组委会评审后,发与会者正式会议邀请函;

  2022年7月:开会。

  三、会议形式与地点

  会议形式:初步定为线下;

  会议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四、主办单位

  主办: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协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社会学评论》《社会建设》《民俗研究》

  五、征文要求

  1.一切符合会议主题且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的中文原创论文,字数不限;

  2.论文请按照《社会学评论》或《民俗研究》的撰稿体例进行撰写;

  3.文末请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学位、职称、单位、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

  六、论文提交方式

  论文请于2022年5月1日前发送至:xuekeshi2022@163.com;邮件主题请以“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学科”标示。

  七、会议联系人

  岳永逸(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邮箱:yueyongyi@163.com

  熊诗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

  邮箱:xiongsw_1218@163.com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2021年11月5日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下一条: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
   相关链接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
·[叶涛]学科史、学术体制与学科发展·[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邱硕]四川大学民俗学发展史·[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
·[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
·[萧放 贾琛]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廖元新 万建中]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