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新时代中国故事创作高级研修班开班
  作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8-30 | 点击数:8904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民间文学》杂志社、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盘锦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承办的“新时代中国故事创作高级研修班”8月20日在辽宁省盘锦市开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任徐岫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白旭旻,辽宁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武雪梅,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副主任刘蕾,盘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元松以及白文喜、夏华、史敏、曲子清、张嵩等有关领导,来自全国各地在故事创作领域颇有建树的“山花奖”获奖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及故事基地成员、故事作家、故事作者和北京、盘锦两地的民间文艺工作者近百人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徐岫鹃主持。
 
  本次研修班旨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推动民间文学时代化和现代性发展的进程,全面推进新时期故事事业发展和故事作家队伍建设,引领故事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引导故事创作出精品、出力作,推进民间文学大系,实现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开创新故事创作的新时代。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观点、传承发展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三方面作开班动员。她指出,此次研修班是中国民协首次举办的专题故事创作高级研修班,这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也是全国民间故事作者长期的企盼,对于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周燕屏希望,来自全国的民间故事作者、民间文学的专家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故事创作,一要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二要讲述当代社会新人新事,三要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四要符合世界进步潮流。
 
  辽宁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武雪梅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她说,中国文联以及中国民协多年来一直对辽宁的民间文艺事业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对辽宁的民间文艺工作充分肯定,不断以各种方式提升辽宁民间文艺的影响力。早在1989年,全国首届新故事大赛就是在辽宁举办的。此次培训是辽宁民间文艺界的一件大事,对进一步提升辽宁民间文学及新故事创作的整体水平,促进辽宁文艺事业的发展,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盘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元松在致辞中说,故事是一个地区历史记忆的容器,是社会性格孕育形成的土壤,有着“传播快、分布广”的天然优势。故事蕴含着思想理念、传统道德、人文精神,对于增强人民文化自信、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给民间文学时代化和现代性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故事作为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也被赋予了新使命、新责任。
 
  此次研修班为期一周,汇聚了国内具有影响力且在民间文学和新故事创作领域有着丰富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师资力量,邀请了曹保明、宋德全、黄涛、林继富、施爱东、白旭旻等民间文学知名学者、故事编辑家、表演艺术家作专题授课,设置了民间文学概况、新故事创作与表演、民间文学的现代性等相关课程,采取专家学者理论授课与学员创作实际相结合、设计应用教学与学员作品分析相配合、创作采风研讨与创作实践相对应,学员作品实践交流互动相融合的培训形式。
 
  培训期间,还将举办学员优秀作品改稿大会。通过专业辅导,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故事编创人才,使专业培训成为推动故事创作尤其是新时代故事与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的持续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网 2018-08-28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在京成立
下一条: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2018中国青海《格萨尔》史诗系列活动在青海成功举办
   相关链接
·[任正]苏东坡传说的英雄情结及其审美观·[任宽]中国虎故事的历史演变及其自主知识生产
·[漆凌云]学术自觉与文化自觉:构建故事诗学的二重维度·[葩丽扎提·阿地里]阿尔泰语系民族“ATU315A型”民间故事的结构分析与文化阐释
·[娘本]民间故事歌《方四娘》在西北多民族中的流传·[那木加甫]拟人化叙事与多物种的生成性共生
·[孟宇卿]刘守华先生:诗意乡土中的故事学织锦·[毛佳艺]东亚两兄弟型故事比较
·[刘文青]民间文学《劏狗六爹的故事》的非遗传承历史考究·[刘丝雨]都市传说演变历程中的功能转向:基于“下水道有鳄鱼”故事的爬梳
·[刘经俏]民间文学的文类间性与大故事观·[李向振]“我给你讲个故事”:一项关于传说的文学社会学考察
·[李丽丹]蒙古族ATU613“偷听话”故事:角色、叙事与空间象征·[焦文鑫]从口头到书面:胶东民间文化研究者对王懿荣名人故事的搜集整理研究
·[姜姗]日本妖怪文化中艾灸民俗的演绎与异化·[郭丽君]从口耳相传到银幕呈现:民间故事影视化改编的多维审视
·[程冰]观众视角下民间故事的跨媒介讲述及意义再生产·[陈姵瑄]江南“祈财类民间宝卷”故事主角的神人属性及其叙事特点
·[陈慢慢]刘累御龙故事与汉政权正统性建构·[曾锦威]从猪八戒背媳妇的故事流变看文学经典的再民间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