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邹明华:正视节日文化在当代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作者:邹明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16 | 点击数:9318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习俗和庙会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集中呈现。春节习俗和庙会中的祭拜仪式和信仰具有特殊的精神价值,是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人们敬仰和祭拜祖先和神灵,同时将文化传统的德、善、仁、慈等高尚品格和文化追求寄托在神灵身上,神灵成为德善文化的象征。比如华人世界普遍崇敬的关公就是忠义仁勇信的化身。传统信仰教导人们向善和向上,体现着民众的见贤思齐、见善思齐,信仰还教导人们有敬畏之心,有约束人们遵守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的积极功能。传统民俗正因为有信仰在里面,才能更好地传承。

      要正面看待民间信仰和民众的文化认同,加强传说与信仰的研究,使春节民俗和庙会文化积极的精神文化价值更好地发挥作用,正视节日文化在当代核心价值观中的意义和作用,把传统春节习俗、庙会文化的正能量发挥出来。建议井陉对相关习俗、仪式、传说进行普查,对普查资料进行梳理,同时让民俗传统文化进校园,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让节日文化得到传承,此外还要把传统村落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好污水、垃圾处理,使传统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相互促进。

(邹明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8-3-14 第7版:民间文艺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张勃]“变风易俗,以致太平”
下一条: ·[萧放]庙会文化是乡村振兴有效途径
   相关链接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刘铁梁]疾病、生死与民间信仰
·[程浩芯]信仰传说的文本定型·[乔英斐]中国龙王信仰的发生与定型
·[李明洁]哥伦比亚大学“纸神专藏”中的娘娘纸马研究·[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