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观风问俗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观风问俗

独守匠心的加拿大独木舟工匠
  作者:记者 晏忠华 李海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21 | 点击数:4848
 

 

加拿大独木舟  

  新华社记者 晏忠华 李海涛

  独木舟是加拿大的象征。但随着材料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加拿大传统的独木舟制造工业渐渐消逝。在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安大略省,手工船匠仅有20多名,而采用与客户携手共同造船的只有两人,福斯特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加拿大木制独木舟制造导师协会的创会级成员,福斯特居住在多伦多以西70多公里的小镇弗里敦附近的密林之中。这个占地约60亩的松林区,既是他的住所,也是他的造船工坊。

  曾经是一名赛马场电脑工程师的福斯特,毕业于多伦多怀雅逊大学电子工程专业。23年前,厌倦了终日面对电脑的他,听从父亲的建议,转行开始学习制作独木舟。师从多伦多著名独木舟大师弗勒内特一年后,福斯特创立了自己的船坊,开始制造已有150多年传统工艺历史的独木舟。

  福斯特说,手工制作一只独木舟需3周时间,售价6000多加元(1加元约合5元人民币),价格相对昂贵。经过几年的市场经营,他发现不少发烧友对4000加元的价位接受度更高,于是推出让客户自制独木舟的服务,客户每周来作坊两三次,在他的指导下制作独木舟。如此,既节省了自己的工时,又不会亏本。而客户从制作中学到了手艺,也增进了对独木舟的感情。

  不过福斯特指出,这种船匠式经营模式虽好,但客户群需要慢慢培养。他说,五六十年前,加拿大还有大规模的独木舟制造厂,但随着玻璃钢的使用,一个现代化工厂一天就可以造20艘船,且硬度高、价格低,手工木船厂也因此消失。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回归传统,发现木制独木舟的好处:工艺性强、有传统和历史感、轻便(一个人就能扛起来)。尤其是传统的制作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福斯特制造的独木舟要用不同长度的雪松木条,在烘烤箱烘烤半小时后,在船体模具上弯曲粘合成独木舟的形状。然后,外层贴上一层帆布,再刷防水涂料制成。这样制作的独木舟重约25公斤,轻便耐用。

  手工生产的另一个制约便是生产能力有限。今年第一季度,福斯特和客户一起做了6只独木舟,仓库里还有10只待修。即便如此,忙碌的他也不愿扩大经营规模。他说,招人就意味着公司化,要考虑员工的工资、劳保、福利、安全、管理等各种事宜,而原本他做船就是为了享受自由、享受手艺、体会艺术化的生活,亲身与客户交流、传授技艺才是乐趣所在。

  非常享受目前工作状态的福斯特,站在新建好的木工房内对记者说,他很喜欢木工制作,特别是做有弧度的木制品。随着他的名气在圈内越来越大,除了独木舟,人们也请他制作许多有弧度的木器,大到教堂的木质穹顶、木制飞机螺旋桨,小到家里的木鱼装饰品等。现在除了造船,他每周还要去加拿大最大的木工工具连锁店教授木工课,比如教客户怎么做独木舟的座位、木质雪橇、船桨、茶几等。

  福斯特把自己定位为匠人,而不是艺术家。他说,工匠和艺术家相同的是,都要耐得住寂寞,精雕细琢。但“艺术家的作品强调视觉感受,不具实用性,甚至有些不能碰触;工匠的作品则更突出实用性、坚固性和艺术性,要创造出好看耐用、值得流传的东西”。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5月20日第8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倪方六:古人怎么“坐” 才叫“坐有坐相”
下一条: ·寒冰之嬉
   相关链接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
·[田德新]加拿大里多运河的立法经验与借鉴研究·[孙发成]传统工艺传承中的“技艺黑箱”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黄山开幕·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调查]环保与非遗:700年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琉璃厂全部关闭·倪弋:民俗怎样与法律兼容
·非遗节系列报道丨中国艺: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庞涛]阿拉善地毯传统技艺的调查与研究·实施抢救性记录应遵循的原则
·非遗与人文图典:景德镇工匠·拓展研培计划 助力地方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