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中国宝卷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会召开
  作者:王定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2 | 点击数:4966
 


  2014年10月18日至10月19日,由中国俗文学学会、扬州大学文学院主办,扬州大学中国俗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宝卷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会”在扬州大学文学院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美、日、韩、俄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大陆的共35位专家学者,大会发表论文32篇。

  会议开幕式上,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秦兴方致欢迎辞,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吕微介绍学会近年俗文学研究的进展。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马西沙和扬州大学中国俗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车锡伦分别做了专题报告。马西沙结合宝卷与民间宗教研究的关系,介绍了《中华珍本宝卷》的编纂和出版情况。车锡伦围绕《中国民间宝卷文献集成》的编辑,介绍了建立“中国民间宝卷文献数据库”的研究和实践。开幕式由扬州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胡学春主持。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国俗文学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教授陈泳超,商务印书馆文津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编辑丁波等。

  本次会议共分三场讨论,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伊维德提供的论文,回顾和总结了20世纪以来英语区及其他学者研究和翻译中国宝卷的文献。扬州大学在读博士陈安梅《中国宝卷在日本》、台湾彰化大学副教授丘慧莹《台湾宝卷研究综述》、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袁博《新世纪以来故事宝卷研究综述》、山西大学副教授尚丽新《北方民间宝卷研究中的问题和展望》等论文,提供了海内外宝卷研究的全面资讯。

  复旦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俄籍青年学者白若思介绍了俄国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宝卷孤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日本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矶部彰的论文阐述了明代教派宝卷的文学故事与清代故事宝卷的关系。韩国西江大学研究员许允贞研究了《刘香宝卷》及评话、传奇等同类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台湾大学台文所暨中文系合聘教授洪淑苓公布了台大总图书馆藏“台湾善书大全资料库”中的民间宝卷收藏。香港青年学者曹晔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晚明高僧湛然圆澄在民国时期佛教宝卷中的形象塑造过程。北京大学蒙古族学者陈岗龙教授的论文侧重对《葵花宝卷》与相关题材戏曲、说唱,以及蒙古文小说《娜仁格日勒仙女传》进行交叉比较研究,揭示了二者在跨文化、跨民族传播上的独特文学价值。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关于上海商榻地区宣卷活动调查,提出了当代民间宣卷活动发展的困境。其他各位代表在小组讨论中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切磋交流、砥砺学问,使会议讨论迭出高潮。

  讨论会结束后,商务印书馆丁波主持了由车锡伦任主编、钱铁民任分卷主编的《中国民间宝卷文献集成·江苏无锡卷》(2014年10月出版,影印精装15册)出版发布会。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吕微就就 “集成”的编纂、出版指出,三十多年来车锡伦先生除了给学界贡献了里程碑式《中国宝卷总目》《中国宝卷研究》专著,而且不懈地致力于中国宝卷资料的公开化(打破宝卷收藏单位对资料的垄断)、宝卷出版的科学化(出版影印本)、宝卷著录的规范化。《集成》“总序”就“宗教宝卷”和“民间宝卷”的历史分期说,为宝卷研究朝向民众当下民间宣卷活动的信仰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学理依据。扬州大学俗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定勇就“集成”的编辑体例与编辑计划作了补充说明。

  在“闭幕式”上,车锡伦作大会学术总结。会议结束后,与会者参观了由无锡市张敏伟灵山宣卷班做的佛事宣卷。

  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主办方和承办方,按照中央关于召开各类会议的要求,在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下,采取系列措施,使会议成为一次务实、精炼、高效的学术会议。会议综合报道的海内外中国宝卷研究信息量特别大,为推动宝卷研究提供了全面的资讯;与会代表发表的多篇论文对宝卷文本的研究和田野调查提出新的见解,拓展了宝卷研究的领域;会议参会者有十多位青年学者,也有来自基层的宣卷人和文化干部,对促进中国宝卷研究和发掘、保护各地“非遗”宣卷和宝卷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扬州大学中国俗文学研究中心将准备开设“中国宝卷研究”进修班,并建立民间宣卷和宝卷研究、调查基地,为中国宝卷研究培养生力军和后进人才。会议主办方并将筹资出版这次会议的论文集。

  (报道人:王定勇)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礼俗互动逻辑是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维度
下一条: ·首届民间信仰研究高端论坛:会议议程
   相关链接
·[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郑土有 李亚棋]伊维德河西宝卷英译研究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
·[刘明花]河西宝卷展演的场域问题研究·[纪秋悦]赵景深先生旧藏宝卷研究
·[霍福]历史场阈中的目连戏研究·[陈泳超 陈姵瑄]民间宝卷的身份叙事建构
·[苏长鸿]“何处是江南”抑或“处处是江南”·[任积泉]“守正创新”是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
·[李婷宜]葫芦与花篮:韩湘子宝卷中的“法宝”意象探赜·“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陈泳超]江南宝卷创编的地方性进程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 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当今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常熟宝卷暨相关民俗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任积泉]新时代背景下河西宝卷传承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尚丽新 车锡伦]宝卷中的“和佛”研究
·[鞠熙]游观入道:作为自我修行的女性朝山·[陈泳超]太湖流域民间信仰类文艺资源的概貌及研究述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