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与亚洲孝道文化国际论坛 
暨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征文目录 
 
  1. 论孝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衔接(陶立璠) 
  2. 孝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当代意义(萧放) 
  3. 试论传统孝道的的现代转化(肖波) 
  4. 孝: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郑土有) 
  5. 孝道传说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建构(邹明华) 
  6. 民俗视野中的孝文化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保护(胡泽勇) 
  7. 孝道引領生命階梯(潘樹仁) 
  8. 敬老观念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及解决对策(谭洁) 
  9. 传统孝道的教育机制及其现代意义(孙传宝) 
  10. “百善孝为先”在当代社会的意义(翁烈辉) 
  11. 略論孝道中的養、教與敬(汪中文) 
  12. 《孝经》的流传与民间孝文化(侯仰军) 
  13. 家训族规中的孝道(林坚) 
  14. 孝文化与古代中国的伦理政治(常耀华) 
  15.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家庭伦理研究(李莹 刘春霞) 
  16. 论宗教诉求下儒家德性文化的普世价值(陆安) 
  17.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孝道的嬗变与坚守(胡泽勇) 
  18. 中国当代农村的媳妇权威及其对传统孝道的冲击——以河北省景县黄庄为例(黄涛) 
  19. 当代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展演与传承——以温州文成县街头村为例(韩雷) 
  20. 民间信仰中的孝道传播——以绍兴舜王信仰为个案(袁瑾) 
  21. 论新媒体环境下孝道文化传播要素的嬗变(彭爱萍) 
  22. 道德典型宣传推广的误区及对策——以孝感市5届“十大孝子”事迹为样本(袁媛) 
  23. 浅论中华孝文化资源的当代开发——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吴炳钊) 
  24. 基于“老龄产业”发展的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陈朝晖) 
  25. 董永传说的魅力探寻(刘守华) 
  26. 一则被湮没的孝子传说——孝子故里重说“董孝子”(刘惠萍) 
  27. 从史料等看董永生平及其孝感和神话故事的形成与传播(何先龙 ) 
  28. 清代越南使節筆下的孝感及其孝感孝子故事(陈益源) 
  29. 论黄香的“孝”和满门的“移孝为忠”(吴道本) 
  30. “重阳节与亚洲孝道文化”国际论坛暨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大会”在孝感市隆重举行之我见(李守义) 
  31. 湘中丧鼓歌中《董永行孝》的版本比较(曾有幸) 
  32. 周孝子信仰在江蘇常熟現地方史與俗文學([俄罗斯]白若思) 
  33. 二十四孝故事中“埋儿奉母”及其底蕴剖析(李祥林) 
  34. 论郭巨埋儿的古今争议(詹杭伦) 
  35. 论地名所见的孝文化(吴成国 程程) 
  36. 善书绘图说唱以劝孝——汉川善书与《百孝图说》的例子(游子安) 
  37. 佛教宝卷与中国之孝道([新加坡]苏瑞隆) 
  38. 对岷州宝卷中孝道文化的点滴思考(张润平) 
  39. 侗族《孝敬父母歌》及孝文化传统(刘亚虎) 
  40. 浅谈朝鲜族传统生活文化中的“孝妇”(韩光云 曾晶) 
  41. 宁夏“孝”故事的源与流(钟亚军) 
  42. 浅识关陇地区“耕读传家”中的孝悌之俗(王知三) 
  43. 《水浒传》和儒家孝文化(王前程) 
  44. 从生产到消费:孝伦理的戏曲解构——以楚剧为个案(刘怀堂) 
  45.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望族成长初探(盛产荣) 
  46. 祭孔礼仪的标准化与在地化(王霄冰) 
  47. 中日孝道文化比较研究(贾蕙萱) 
  48. “弃老山”考——从日本民俗看老人观的一个侧面([日本]佐野贤治) 
  49. 敬老文化与民俗学——从日本民俗学史来看的成果与课题([日本]樱井龙彦) 
  50. “隐居”民俗与孝道——兼谈公共民俗学([日本]何彬) 
  51. 日本的孝文化思想与外来文化积淀([日本]刘京宰) 
  52. 变容的葬礼――送别父母([日本]繁原幸子) 
  53. 儒敎式祭祀的傳承——以家庭祭祀为中心 ([韩国]柳春奎) 
  54. 江原道的孝烈說話文學考([韩国]金善丰) 
  55. 翠屛崔鎭厚孝行与地域文化遺産考察 ([韩国]張正龍) 
  56. 韓國孝說話考察——以鯉魚譚为中心 ([韩国]金京南) 
  57. 关于韩国民间文学中孝道故事的探析([韩国]田英淑) 
  58. 《蒙古秘史》中孝敬父母和长辈的风俗习惯研究([蒙古]阿·朋斯格) 
  59. 孙辈助祖父作为祭品献予“Balgan”( [蒙古]佩-楚勒特木苏荣) 
  60. 虚构的亲族作为治理技术:越南国祖 (雄王)崇拜研究([越南]阮福英) 
  61. 通过老挝传统文化教养孩子感知父母之恩([老挝]布瓦莱·彭塞·额塔) 
  62. 老挝新年(泼水节)中道歉仪式的风俗习惯([老挝]堪潘•西提拉) 
  63. 孝道,責任與文化:中國與印度的比較研究([英国]餘德爍) 
  64. 印度的道德体系及其持续原因([印度]高君) 
  65. 浅谈缅甸尊长敬老的孝道([缅甸]杜温) 
  66. 浅谈泰国华人的孝道文化([泰国]蔡亚鹏) 
  67. 古代罗马Pietas的价值观([法国]温德) 
  68. 德国社会中的老年人([德国]白瑞斯) 
  69. 关于西班牙退休人员的生活变迁([西班牙]古讷元) 
  70. 重阳节应列为法定全民放假的节日(杨琳) 
  71. 重阳节·老年节·父亲节(李汉秋) 
  72. 重新命名与传统节日的现代转换——基于重阳节当代变迁的思考(张勃) 
  73. 试论重阳节文化的当代传承(贺少雅) 
  74. 重阳节与孝文化(夏日新) 
  75. 重阳节亲情伦理道德研究 (李志云) 
  76. 宋代重阳节研究(董德英) 
  77. 丘逢甲重阳诗中的菊文化解读(王建平 刘怀堂) 
  78. 试论重阳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黄晔) 
  79.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日本]西胁隆夫) 
  80. 重阳节民俗比较([日本]繁原央) 
  81. 由孝现忠:马来亚华人怎样过“不存在”的重阳节?([马来西亚]王琛发) 
  82. 谈游牧民之音乐、习俗问题([蒙古]博·恩和图布新) 
  83.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淡化探因(周水涛) 
  84. 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向柏松)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